大业九年的早春,洛阳城中依旧带着丝丝寒意,街边的柳树才刚刚抽出嫩绿的新芽,可朝堂之上的气氛却如同夏日的暴风雨来临前一般压抑而凝重。
金銮殿内,隋帝杨广高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一众大臣,声音冰冷而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高句丽贼子,屡抗王师,去年东征功亏一篑,朕意已决,明年再次兴兵,务必踏平那弹丸之地!”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左武卫大将军宇文述出列,抱拳说道:“陛下圣明,高句丽狼子野心,去年竟敢在我军粮草匮乏之时偷袭,致使我军失利。此次再度征讨,定要让他们知晓我大隋的天威!”
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礼部尚书杨玄感眉头紧皱,上前一步,恭敬却又急切地说道:“陛下,连年征战,百姓劳役繁重,国库也损耗巨大。此时再兴兵事,恐百姓难以承受,还望陛下三思啊。”
杨广的脸色愈发难看,冷哼一声:“朕意已决,杨尚书不必多言。传朕旨意,即日起,各州县加紧筹备粮草、兵器,征召兵勇,不得有误!”
随着杨广的旨意下达,整个大隋王朝再次陷入了战争的紧锣密鼓之中。各州县的官吏们忙得焦头烂额,挨家挨户地征召青壮男子入伍,田间地头的农事也因大量劳动力被征走而荒废。百姓们唉声叹气,却又不敢违抗皇命,只能默默收拾行囊,踏上未知的征途。
苏定方此时也在被征召之列。他听闻消息后,心中五味杂陈。作为一名热血男儿,他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可看着家乡百姓因战争而受苦,又不免心生不忍。他回到家中,将此事告知了父母。苏父虽满脸担忧,但还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定方,此去战场,务必小心。咱家世代忠良,你要为苏家争光,也要平安归来。”
苏定方郑重地点点头,收拾好行囊,告别了家人,踏上了前往军营的道路。一路上,他看到许多和他一样的年轻人,眼神中既有对战争的恐惧,又有对未知的迷茫。
与此同时,杨广又传下一道诏旨:起驾去江都。这道旨意让大臣们再次惊愕不已。御史大夫裴蕴冒死进谏:“陛下,此时正值筹备东征之际,陛下却要前往江都,万一朝中有事,如何是好?”
杨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朕不过是去江都暂歇,朝中诸事,有诸位爱卿处理,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