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落座后,何雨柱才开口:“张大嫂,您别责怪赵东这孩子。
今天在后院,我说要给大家拿些瓜子、花生和奶糖时,他小声问我,能不能换成一斤玉米面。
我当时挺好奇的,谁家孩子会不要奶糖呢?
一问才知道,他说您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只靠凉水充饥。
所以我就决定把这些东西送过去。”
“何师傅,真的不用麻烦您,孩子的那些话您别放在心上。”张秀芳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
“张大嫂,我不是多嘴,赵东确实懂事,我很喜欢这孩子。
我知道他的懂事离不开您的教导。
赵大哥走后,这几个孩子全靠您一个人拉扯大,说实话,这几年我在院里对您真是佩服得很。
不但把四个孩子养大成人,在教育方面也让人挑不出毛病。
也许您不知道,整个院子的人里,就您家这四个孩子喊我何叔,别人家的孩子都叫我傻柱。
呵呵,不过是个外号罢了,我也无所谓,但这至少说明您教养的孩子懂规矩。”
说到这里,他给张秀芳倒了一杯茶,接着说:“张大嫂为人正直,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很优秀。
可是现在,您是家里唯一的依靠,您想想,全家都靠您那点工资生活,要是您因为每天喝凉水挨饿倒下了,这四个孩子还能靠谁?
而且,这些东西不多,只是我一点心意,您看,我桌上的饭一直都不缺。
给您家分一点,不过是邻里间互相帮忙。
说句不该说的话,我这些年帮了贾家不少,可他们连句谢谢都没说过。
而我只是给你们家这么点东西,赵东短短几分钟说了好多次谢谢。
所以,东西您收下吧,等您把这四个孩子抚养成人了,以后有的是机会还给我。”
听到这里,张秀芳觉得自己不知该怎么回应了,她也明白不能拒绝了,人家说得这么诚恳,如果再推辞,反而显得矫情了。
想到这里,张秀芳轻轻点头,随后满怀感激地说道:“何师傅,多谢您的好意,这些东西我们就收下了。
今生若有缘,我定会回报您;若是我无法做到,也会让我的四个孩子继续偿还这份恩情!”
张秀芳眼中泛着泪光,仿佛初次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情。
她转向赵东,柔声道:“去给你何叔磕头吧,感谢他对咱家的帮助。
等你们长大成人,一定要记住感恩何叔,知道吗?”
“嗯,妈。”
赵东同样满是感激,随即跪倒在地,重重地朝何雨柱叩了三个响头。
“快起来,快起来!”
何雨柱急忙叫何水瓶扶起赵东,又笑着对张秀芳说道:“张大嫂,您家这几个孩子都很不错。
要是我没成家的话,等明年我成家了,要是愿意的话,可以认其中一个作干儿子。
将来如果他们想跟我学做饭,我一定倾尽所学传授给他们。
当然啦,这得是在他们读不成书、找不到其他出路的情况下才行。”
在现代社会,认干亲的现象屡见不鲜,朋友间、闺蜜间认干亲的不少。
但在这个年代,却有着特别的意义。
一时间,张秀芳脸颊泛红。
何雨柱说完这番话后,看到何水瓶、李卫国脸上的神情以及张秀芳的反应,立刻意识到三人误会了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