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前不过想多陪陪小王爷和父母。
可她怎么敢见爹娘?
要是知道自己女儿即将遭受厄运,他们的心会活活痛死。
就让小王爷暂时瞒住他们,假装她还在世间活得很好。
也许时间长了,就能淡化失去女儿的痛苦。
小王爷直到傍晚擦黑才归来。
他早知王蕤意并没见到皇上。
这日外出的忙碌是为了王蕤意的投河做准备。
礼部的眼线递出消息,“返天”仪式将在临安城外折江的下沙段进行。
翁叡祺征召数百之善凫水者。
明日他们将潜游在下沙附近,静候王蕤意入水,再神不知鬼不觉带走她。
以防万一,翁叡祺还添置数张出海用的巨大渔网,固定在下游段的河湾里。
无论如何,他绝不认命,一定要救王蕤意出生天。
只剩最后一晚,王蕤意全身心仆在翁叡祺身上。
尽管他此时并没这个心思,她却不许,使劲浑身解数惑魅他。
谁能拒绝这么可爱又娇滴滴的小女郎。
他像个同时举着矛和盾的人,煎熬不已却又十分享受。
在床上献出所有的王蕤意心里只想仔细伺候最后一晚,哪还记得白天说的要冲他发脾气。
不论人的喜乐悲苦,太阳照常从东升起。
它不会知道有一对年轻人如此虔诚地乞求它来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第一束阳光洒进窗牖,刺得王蕤意的眼泪唰地流出来。
她怔怔看着屋内越来越明亮,很快她就该走了。
翁叡祺埋头在她腰间,悄悄流眼泪。
他不知道自己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
稍微一个闪失,也许真的会天人永隔。
总以为时间还很漫长,没想到命运如此残忍,只允许她在这个家幸福六年。
生来便历经苦难的她,怎么能妄想着余生安稳呢?
穷人自古多磨难。
礼部来了个郭大人主持这次的“返天”仪式。
他官品太大,按理说不该他亲自来迎接。
这位郭大人是秦家的姻亲,他心爱的大女儿是翁叡祺二舅的妻子。
在秦家灭门惨案里,同其他人一样被残忍杀害。
痛失爱女的郭大人悲不自胜,恨自己女儿和外孙死得好惨。
同时他更意识到君主横行奡桀,也许将来的某一天这样的惨剧会发生在他这样位高权重的世官之家。
当翁叡祺找到他,他毫不犹豫同意谋反,为惨死的亲人,更为活着的家人谋出路。
他早有耳闻,翁叡祺在后院圏养美婢,宠得无法无天。
他之前提醒过这位小辈,人生当以大局为重。可这位贤侄却说什么她是他人生仅剩的幸福。
也罢,他亦是秦家悲剧的受害者,明白活在仇恨中的人有多痛苦,那时就随翁叡祺去了。
可今天他怕翁叡祺小不忍则乱大谋,败露了复仇大计的蛛丝马迹,特地带上许多心腹,前来看着,不叫贤侄出任何岔子。
礼部颇为看重这次“返天”仪式。
此圣女由陆仙人钦点,意义非凡。
皇上十分器重陆仙人,大家有目共睹,简直对她惟命是从。
是以众人皆小心翼翼,生怕出了纰漏。
礼部为圣女准备一套上好的云素织锦礼服。
虽穿着繁琐,却能显出圣女的端庄大气。
幸而王蕤意身材高挑,不然这临时抱佛脚找来的衣裙寻常身量还撑不起来。
衡王翁绪率领家人及奴仆安静候在御湖园外。
众人屏气凝神,神情肃穆。
礼部众人在院内进行迎接仪式。
祭司口中念念有词,礼官忙前忙后烧香拜神。
翁叡祺沉默看着这场闹剧。
陆及丰不过想找个由头杀了王蕤意,却如此大费周章。
他们这些凡人在她眼里都是可戏耍的猴儿吧。
出门仪式就神神叨叨搞了一个时辰,等到出门时身着重服华饰的王蕤意已乏力倦怠。
日头高照,炙烤着大地。
仲夏的暑热烘得空气干燥,聒噪的知了声声不停。
身着华服的贵族热得虚汗不止,一直催促礼部官员加快速度,让领头的马儿走快点。
到达祭祀地点后,宫中太监快马加鞭赶来传话:陆仙人推卦算出最佳“返天”位置不是原定的水湾,应是十里外的落刹湾,即刻前往,不得有误。
翁叡祺听完脑子有一瞬间的空白,他正要出声反对,被身后一人眼疾手快劈晕。
这人动作快得翁叡祺的守卫都反应不及,看得大家目瞪口呆。
但在场之人对他的行为不好置喙,毕竟老子管束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
翁绪以往对这个大儿子毫不在意,可现在翁叡祺愈发有本事,连带其他王公贵族都更加尊重他这个衡王。
他越看大儿子越喜欢,指望翁叡祺再接再厉,给衡王府增添更多的荣光。
他绝不允许他儿子色令智昏,做出毁了仕途的蠢事。
这一掌劈下去他可是用了十成十的力道,生怕敲不晕翁叡祺,震得手现在还麻着呢。
他早就看这个王蕤意不顺眼,什么低贱的女子也敢来迷·惑他儿子,行事又高调,常常打扮得花枝招展四处游玩。
搞得他儿子名声都不好,想给他说个高门的亲事也没个成的。
贵女们一提起翁叡祺,不说他年少有为,而是登徒孟浪之人,年纪轻轻养通房。
翁绪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借口处置了王蕤意。
真是天助他也,陆仙人要收走她,顺便还给个“圣女”的名头。
别人肯定会赞扬衡王府风水宝地,聚集人中龙凤。
想到这儿,翁绪也不抱怨太阳毒辣了,他抖抖衣袖,兴致高昂向前走两步,自豪地接受众人眼神的洗礼,出尽风头。
翁绪的亲信有眼力见儿的把翁叡祺带到马车上,结结实实绑起来,免得他在中途醒来大闹一场。
郭大人默不作声看着这场小闹剧,隐晦示意翁叡祺的暗卫稍安勿躁。
也许这样的安排才是最好的,不致于败露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