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缘散(1 / 2)

天云说现在的局势是乱,乱的源头是利,团长深表赞同。

他深深叹息道:“是啊,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打来打去,都是为了利益!”

“那你们呢?你们北伐又是为了什么?”天云问道。

“问得好!”团长朗声笑道,“中国之乱在于军阀割据,我等北伐就是要解决这个‘乱’字。只有消灭了军阀,统一中国,战乱才能得以平息!”

“消灭了军阀,战乱就一定能够平息吗?”

天云深表怀疑,问道:“为名为利,乱与不乱,其实都在于人心。人心不足,人性贪婪,如果不能压制住心中的贪念,一乱灭而一乱又起!”

团长沉吟良久,然后又问道:“北伐军与武昌守城吴军攻守之战,道长有何见解?”

天云沉默片刻,说道:“贫道连日游走于汉口汉阳和武昌,见吴军在汉阳汉口守备松懈,兵力单薄,而武昌兵多将广,看来吴军要弃汉阳汉口而独重武昌啊!如果贫道没猜错的话,汉阳城恐怕已在贵军掌控之下了吧!”

团长微微笑道:“不错,刚刚接到电报,我军已攻下汉阳城,攻下汉口也是指日可待!”

天云担心了曲萍豆腐店一秒,然后说道:“武昌城墙坚固,城墙高二丈有余。城外还有护城河,护城河以外地势平坦,易守难攻。而且,吴军居高临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要想拿下武昌城,难哪!”

“道长所说丝毫不差!”团长叹道,“我军连日攻城,伤亡惨重,目下正一筹莫展呢!”

方丈大师听说伤亡惨重,口念:“慈悲慈悲!”

“黄道长有何高见?”团长谦问道。

天云呵呵一笑道:“将军,带兵打仗您是行家,贫道多说岂不是班门弄斧?”

“诶,所谓‘兼听则明’,我想听听黄道长的高见!”团长笑道。

“有些话贫道本不该讲,但是……”天云顿了顿又说道,“以贫道这几天观察,贵军几度攻城,两军都死伤无数,十分惨烈。兵书上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

团长脸上露出笑意,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说道:“黄道长所言,真知灼见!依道长之见,如何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一个字:困!”天云脱口而出,想必早已想过这个问题。

“困?”

“对,围困!”天云又说道,“历来是攻城难而守城更难。攻城之难在于伤亡之重,而守城之难在于心。守城者虽有高墙厚壁之利,但也有稳定人心、防守内外之累。纵然它有充足粮食和弹药,总有穷尽之时。围困越久,人心越乱,压力越大,堡垒即可从内部攻破!”

团长听得入神,见他停了下来,赶紧催促道:“道长请继续!”

“贫道以为,对于武昌城要围而攻之,以围为主,以攻为辅。攻,是为了给守城之军重压,而非破城。围,是为了乱其军心,军心民心一乱,城即可破!”

“道长真是高人,叶某钦佩之至!”

团长起身,握着他的双手激动不已。

天云语气凝重地说道:“只是,希望城破之时,请将军善待百姓,不要徒增杀戮!”

“道长您放心,我北伐军就是要解救百姓于水火!”叶团长放出话来,试图让他安心。

天云心想:“但愿吧!”

回到汉口,已经是满城北伐军。

他进了豆腐店,几个孩子正嬉戏打闹,玩的正开心。

“兄弟,你可回来了!”曲萍连忙上前关切地说道,“姐担心死了!”

天云呵呵一笑,说道:“萍姐,我不是回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