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大业天子在征兵(2 / 2)

“这日子还怎么过啊!天子只顾着自己的面子,却不顾我们百姓的死活!”一位农民望着空荡荡的粮仓,愤怒地咆哮着。

在朝堂之上,对于三征高句丽的决策,大臣们也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宇文述为首,极力支持杨广,他们阿谀奉承,夸赞天子的英明神武,认为只要再次出征,必定能凯旋而归。另一派则以高颎等正直之臣为主,他们冒死进谏,恳请杨广放弃出征,先解决国内的义军问题。

“陛下,如今国内民不聊生,义军四起,若此时再兴兵高句丽,恐怕会激起更大的民变啊!”高颎跪在地上,声泪俱下。

杨广却怒目圆睁,喝道:“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来人,将高颎拖出去,贬为庶民!”高颎被拖出朝堂,他的呼喊声渐渐消失在大殿之外,可他的话语却如重锤般,敲击着一些大臣的内心。

然而,杨广的决心已定,无人能劝。他调集了大量的战船,在运河边排列得密密麻麻。这些战船高大雄伟,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士兵们在船上忙碌地搬运着物资,将各种武器、粮草堆满船舱。

随着出征的日子越来越近,扬州行宫内的气氛也愈发紧张。杨广整日忙着检阅军队,听取将领们的汇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兴奋,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征服高句丽后的荣耀。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杨广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离开了扬州。船队沿着运河向北行驶,旌旗招展,绵延数十里。岸上,百姓们看着这支庞大的队伍,眼中满是怨恨和无奈。他们知道,天子这一去,又不知会有多少人战死沙场,又不知会给大隋带来怎样的后果。而天下的义军,也在密切关注着杨广的动向,他们在暗处积蓄力量,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更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