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烈一听,心中顿时一紧,连忙说道:“师父,徒儿不想离开您老人家。徒儿深知自己的能耐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向师父学习。”
李靖看着苏烈,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说道:“定方啊,咱们师徒又不是从此再也不见面了。以后见面的机会还多着呢。前些天,你父母给你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他们十分想念你。难道你不想念你的父母么?”
苏烈低头沉思片刻,眼中泛起一丝泪光,说道:
“徒儿想。”苏定方眼眶微微泛红,低声应道。离家的这十二年,无数个日夜,对父母的思念就像山林间潺潺的暗流,虽悄无声息,却从未停歇。他想起儿时在父母膝下的欢乐时光,想起母亲温柔的抚摸,父亲鼓励的眼神,那些画面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不断放映。
“这就对了。”李靖说着,从抽匣里拿出一封信递给苏定方。苏烈恭恭敬敬接过书信展开观看,上面写着:吾儿定方,为父和你母亲都很想念你,你母亲每次想你的时候都哭,眼泪都快哭干了。质朴无华的字句,没有一丝修饰,却饱含着父母深沉到极致的思念。这些文字,像一把把重锤,狠狠地敲在苏定方的心间,敲开了他心底那扇尘封已久的情感大门。
苏烈看完信,小心地把信揣在怀里,像是揣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他抬起头,眼神坚定,仿佛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师父,我什么时候可以下山?”这一刻,他心中归家的渴望如汹涌的潮水,势不可挡。
“你什么时候想下山,随时都可以走。不过为师要警告你几件事,一不能饮酒误事,二不能奸道邪淫,三不能狂妄自大,乱杀无辜。如果你有一条做了,要是让为师我知道了,咱俩就断绝师徒关系,为师我亲手要了你这条小命,记住了吗?”李靖神色严肃,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太了解这个世界的纷繁复杂,也深知苏定方模样英俊,在这充满诱惑的世间,稍有不慎就可能走上歧途。
“徒儿记下了。”苏定方郑重回应,声音低沉却有力。他将师父的每一句教诲都像刻石碑一样,一字一句刻在心底。他知道,这是师父对他最深沉的关爱与期望。
恰在此时,外面走进一人,单膝跪地:“徒儿拜见恩师。”来者正是徐积,徐茂公(李积)。徐积说着给师父磕了个头,而后站起身来。他身形挺拔,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沉稳,一看便是久经磨砺之人。苏定方赶忙给大师兄行了礼,徐积赶忙用手相搀,笑道:“师弟不必多礼,咱们是自家兄弟。”那笑容,如春日暖阳,温暖而亲切。
三日后,苏烈将行装、马匹、兵器、盔甲一一收拾妥当,前来与师父、师兄辞别。他的行囊虽简单,却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师父师兄的不舍。李道爷和徐积二人亲自送苏定方下山,一路上,老人家又反复嘱咐苏定方诸多为人处世、行军打仗的道理。李靖的声音,时而威严,时而温和,他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守护者,将自己一生的智慧和经验倾囊相授。最后,李靖拿出一封信,托苏烈带给山东济南府历城县秦琼。苏定方双手接过书信,小心揣好,仿佛那是承载着无数使命的圣物。而后翻身上马,与师父、师兄洒泪分别。马蹄声渐远,苏定方的身影在蜿蜒的山路上渐行渐小,而师父和师兄的身影,却永远留在了他的心中。
苏烈离开三原县,一路向东,朝着济南府进发。一路上,风餐露宿,晓行夜宿,他却丝毫不觉辛苦。心中对父母的思念,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对未来的憧憬,像远方闪耀的星辰,指引着他无畏前行。他一心想着早日见到父母,也盼着能在这世间闯出一番名堂,不负师父的教导和期望。
这一日,苏定方踏入一片山林。山林中郁郁葱葱,古木参天,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斑,宛如仙境。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的鸟叫,打破山林的寂静,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苏定方正骑着马悠然前行,忽然,一阵喊杀声从前方传来。他心中一凛,多年的习武和训练让他的警觉性瞬间拉满,他拍马向前赶去,想看个究竟。
转过一个山坳,眼前的景象让他怒目圆睁。只见一群强盗正围着十几个客商模样的人,那些客商们吓得瑟瑟发抖,跪地求饶。强盗们却哈哈大笑,手持利刃,步步紧逼,肆意张狂。他们的笑声中充满了贪婪和残忍,仿佛这世间的一切规则都在他们的刀下荡然无存。
苏定方见此情景,心中燃起熊熊怒火,那怒火像火山喷发一般,炽热而猛烈。他大喝一声:“住手!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如此横行霸道!”声如洪钟,带着无尽的威严,在山林间回荡。说罢,他手持方天画戟,催马冲入强盗群中。那方天画戟在他手中犹如蛟龙出海,带着呼呼风声,每一次挥动都仿佛能划破空气。
那些强盗见有人来捣乱,瞬间围了上来。他们本以为眼前的少年只是不自量力的莽夫,却没想到苏定方的武艺如此高强。苏定方毫无惧色,手中画戟挥舞得虎虎生风,一时间,寒光闪烁,血肉横飞。强盗们在他面前,不过是乌合之众,毫无还手之力。他的每一招每一式都精准而有力,仿佛经过了无数次的演练。不一会儿,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几个见势不妙,转身就逃。
苏定方也不追赶,勒住马来到客商们面前。那些客商们惊魂未定,纷纷跪地磕头,感谢他的救命之恩。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感激和敬畏,仿佛看到了从天而降的神明。苏定方连忙下马,将众人扶起,说道:“各位不必如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我应该做的。”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让客商们原本慌乱的心瞬间安定了下来。
客商们见苏定方如此年轻,却武艺高强,且为人豪爽,心中甚是钦佩。其中一位年长的客商说道:“壮士,看你行色匆匆,这是要去往何处啊?”
苏定方答道:“我要去山东济南府历城县,给一位故人送信。”
那客商一听,眼睛一亮:“巧了,我们也是要去济南府,不如我们结伴同行,也能相互有个照应。”
苏定方一想,这样也好,路上有个伴儿,也能热闹些,便欣然答应了。于是,苏定方和这些客商们一同上路,继续向济南府进发。一路上,众人谈天说地,苏定方从客商们口中得知了许多江湖上的奇闻轶事,也了解到了一些各地的风土人情。那些故事,有的惊险刺激,有的感人至深,让苏定方对这个广阔的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而客商们也对苏定方的武艺和为人赞不绝口,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
几日后,他们终于来到了济南府。济南府城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苏定方和客商们告别后,便按照师父给的地址,去寻找秦琼的住处。他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穿梭,向路人打听着。经过一番打听,他终于找到了秦琼的家。
苏定方上前敲门,不一会儿,门开了,一个家丁模样的人探出头来,问道:“你是何人?找谁?”
苏定方拱手说道:“我是从陕西三原县来的,名叫苏定方,受我师父三原李靖之托,前来给秦琼秦二哥送信。”
那家丁一听,连忙说道:“原来是苏公子,请进请进。”说着,便将苏定方请进了院子里。院子里,花香四溢,绿树成荫,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苏定方跟着家丁来到客厅,不一会儿,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男子大步走了进来。他身着一袭长袍,步伐稳健,眼神中透着一股英气。苏定方知道,这想必就是秦琼了,他连忙起身,拱手行礼道:“秦二哥,在下苏定方,见过秦二哥。”
秦琼连忙还礼,笑容满面:“苏兄弟,不必多礼。我早就听李师父提起过你,今日一见,果然是一表人才啊!”他的声音洪亮而亲切,让人如沐春风。
苏定方笑着说道:“秦二哥过奖了,这是我师父给您的信,请您过目。”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书信,递给了秦琼。
秦琼接过信,打开看了起来。看完信后,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李师父他老人家身体可好?”
苏定方答道:“师父他老人家身体康健,只是时常挂念着秦二哥。”
秦琼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那就好。苏兄弟,你一路辛苦,今日就留在我这里,咱们好好叙叙旧。”
苏定方也不客气,便在秦琼家住了下来。在这期间,他和秦琼朝夕相处,二人谈武论道,甚是投机。他们谈论着天下大势,探讨着兵法谋略,交流着武艺心得。秦琼也对苏定方的武艺和见识赞赏有加,他知道,苏定方日后必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秦琼像是一位兄长,将自己在江湖和官场中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苏定方,而苏定方则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这些知识。
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苏定方在秦琼家住了几日后,便决定告辞,继续踏上回家的路。秦琼虽有不舍,但也知道苏定方归心似箭,便没有强留。他亲自将苏定方送出了济南府,二人在城外洒泪而别。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被拉长,那份兄弟情谊,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苏定方离开济南府后,日夜兼程,马不停蹄。他心中归家的渴望让他忘却了旅途的疲惫。终于,他回到了信都郡。当他踏入家门的那一刻,看着两鬓已经有些斑白的父母,心中百感交集。往昔的思念、成长的艰辛、归家的喜悦,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让他无法自已。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泪水夺眶而出:“爹,娘,孩儿回来了……”这一声呼喊,饱含了十二年的思念与愧疚。
苏邕夫妇赶忙将儿子扶起,一家人相拥而泣。屋内,温馨的气息弥漫开来,十二载的分离,在此刻化作无尽的温暖与感动。父母的双手,虽已布满老茧,却依然温暖如初。而苏定方,也将从这里再次出发,踏上属于他的传奇征途,在这波澜壮阔的隋唐乱世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英雄篇章,让“苏定方”三个字,成为一段不朽的传奇,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
回到家中的日子里,苏定方陪着父母,享受着久违的天伦之乐。然而,他的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使命感。他深知,这天下即将陷入一场巨大的变革之中,而他,注定要在这场变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不久之后,信都郡传来消息,朝廷征兵,欲平定四方战乱,保境安民。苏定方得知此消息后,心中热血沸腾。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即将来临。在与父母商议后,苏定方决定投身军旅,为国家和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
临行前的夜晚,苏邕将苏定方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道:“定方,你从小便离开家,在外学艺。如今你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志向。为父不拦你,但你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国家和百姓为重,不可做出有辱家门之事。”苏定方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第二日清晨,苏定方身披战甲,手持方天画戟,跨上那匹赛龙雀照夜玉狮子白龙驹,告别了父母,踏上了从军之路。他的身影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而英勇。
一路上,苏定方看到了百姓们在战乱中的疾苦,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让百姓们过上安宁的生活。
当苏定方来到军营时,他的出现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他那英俊的面容、不凡的气质和精湛的武艺,让士兵们纷纷侧目。然而,苏定方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从最基层的士兵做起,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逐渐崭露头角。
在一次与敌军的遭遇战中,苏定方所在的部队陷入了困境。敌军人数众多,且战斗力极强,将他们团团围住。关键时刻,苏定方挺身而出,他手持方天画戟,一马当先,冲入敌阵。他的勇猛让敌军为之胆寒,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士气大振,奋勇杀敌。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他们成功突围,并反败为胜。
这场战斗让苏定方名声大噪,他的名字开始在军中传开。此后,苏定方又多次立下战功,成为了军中的一员猛将。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要想真正改变这个世界,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机遇。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下局势愈发动荡。各方势力纷纷崛起,逐鹿中原。苏定方也在这乱世中不断成长,他的武艺越发精湛,谋略也越发高深。他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南征北战,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一次与北方突厥的大战中,苏定方面对强大的敌军,毫不畏惧。他仔细观察敌军的阵势,制定了一套巧妙的作战计划。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带领士兵们冲锋陷阵。经过数日的激战,他们终于击败了突厥军队,取得了重大胜利。这场胜利不仅保卫了国家的边疆,也让苏定方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然而,在这乱世之中,胜利与荣耀的背后,也隐藏着无数的艰辛和牺牲。苏定方的许多战友在战斗中失去了生命,他自己也多次受伤。但他从未有过一丝退缩的念头,他知道,自己肩负着无数人的期望和使命。
随着年龄的增长,苏定方的名声越来越大,他的威望也越来越高。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谦逊和善良的心,对待士兵如同兄弟,对待百姓如同亲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在这波澜壮阔的隋唐乱世中,苏定方从一个怀揣梦想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位威震四方的英雄。他的故事,将永远被人们传颂,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而他的名字——苏定方,也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不朽的传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