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望着天边那轮皎洁的明月,深深吸了一口气,夜风带着水汽和泥土的芬芳,令人心神一清。
我意识到,无论是那位疑似“卧龙”的青年,还是可能前来的徐元直,这些真正的顶尖人才,都不是可以轻易招揽或强求的。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抱负,更有自己的择主标准。
真正的潜龙,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礼贤下士的姿态,更需要看到一个值得托付的未来,一个能够让他们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平台。主公刘备的仁德宽厚是基础,但徐州自身的实力、治理的清明、未来的潜力,以及我陆昭本人所展现出的能力与格局,都将是他们考量的重要因素。
急于求成,反而可能弄巧成拙。那位青年选择若即若离,本身就是一种观察与考验。他需要时间来看清徐州,看清刘备,也看清我。
所以,我决定,保持耐心。
玄镜台的调查继续,对徐庶的消息保持关注,但重心,仍要放在当下,放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上。继续推行各项政策,发展民生,整顿吏治,训练兵马,稳固内部,提升徐州的综合实力。只有将徐州这片“梧桐”栽种得更加茂盛,将“醴泉”挖掘得更加甘醇,才能真正吸引凤凰来仪,潜龙出渊。
我相信,时机总会成熟。当徐州真正展现出中兴之象,当主公的仁德与我的经略相得益彰,足以让天下英才信服之时,无论是“卧龙”还是“元直”,亦或是其他隐于山野的俊杰,自然会做出他们的选择。到那时,或许就不再需要刻意的寻找与试探,而是水到渠成的“风云际会”。
未来,值得期许。而现在,唯有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我收回目光,转身回到书案前。夜还很长,但这片土地的黎明,已在悄然孕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