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宫门前的厮杀声逐渐平息,王允的政治表演在朝堂之上如火如荼地进行,洛阳城沉浸在一种混杂着狂欢与不安的复杂情绪中时,我的注意力,却始终高度集中在那个最让我忌惮、也最让我困惑的人物身上——贾诩,贾文和!
从诛董行动开始的那一刻起,我就命令玄镜台的所有力量,将监视的重点,牢牢锁定在贾诩的府邸及其可能出没的地点。
我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位“毒士”在这场惊天动地的政变中,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他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然而,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也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
根据石秀和其他玄镜台成员冒着巨大风险传递回来的情报:贾诩……消失了!
行动开始前: 在董卓出发前往皇宫之前,贾诩确实还在他的府邸之中,并且还接待了一位访客(身份不明,行踪诡秘)。但就在董卓车驾离开相国府后不久,贾诩便也悄然离开了自己的府邸,行踪不明。
刺杀进行时: 在宫门前爆发激战、最为混乱的时刻,玄镜台布设在各个观察点的眼线,都没有发现贾诩的身影。他既没有出现在宫门附近试图“救驾”(这倒符合他明哲保身的性格),也没有出现在其他任何可能影响局势的关键地点。
董卓死后: 当董卓被杀的消息传开,洛阳城陷入一片混乱和狂欢之际,贾诩依旧没有露面。他既没有像李儒那样(据传李儒在混乱中试图逃离,但被乱兵或王允派出的追兵所杀),也没有像其他董卓党羽那样惊慌失措或试图反抗。他就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彻底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视线之中!
贾诩的“消失”,比他直接出现进行破坏,更让我感到脊背发凉!这完全不符合常理!以他的智谋,他不可能对王允等人的密谋一无所知(尤其是在我之前的试探之后)。
以他在董卓集团中的地位(虽然未必是绝对核心,但绝对是重要的智囊),他不可能对这场足以颠覆整个集团的政变无动于衷。
他“消失”了,只有两种可能:他早已预料到这一切,并提前脱身了! 他可能早就看透了董卓的败亡是必然,也看透了王允和吕布的貌合神离,所以选择在风暴来临之前,悄然隐退,明哲保身,等待新的时机。
这完全符合他历史上“善避祸”的特点。
他并非“消失”,而是在暗中策划着更可怕的后手! 他可能早就预料到董卓必死,甚至……暗中默许或推动了这一切的发生!
他的“消失”,是为了置身事外,避免引火烧身,同时,也是为了在幕后操控,准备在董卓死后、洛阳陷入权力真空的混乱之际,发动他自己的计划!
我更倾向于第二种可能!
贾诩绝不是一个甘于寂寞、与世无争的隐士!他是一个隐藏着巨大野心和能量的权谋家!
董卓的死,对他来说,或许并非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他可能的后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