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沙李候对祁同伟都有意见(2 / 2)

在汉东的大街小巷,老百姓们也在热议此事。菜市场里,一位大妈一边挑选着蔬菜,一边跟摊主抱怨:“你说这李达康,怎么能来咱们这儿抢企业呢?咱汉东自己发展不需要这些企业吗?”摊主一边称菜,一边附和道:“可不是嘛,不过听说那些企业污染可严重了,走了也好,咱汉东的环境说不定能好点。”旁边路过的一位大爷听到了,也插话说:“不管咋说,他这么干就是不地道,哪有这么抢资源的。”

而祁同伟在幕后,看着这一切如他所料地发展,心中暗自得意。他巧妙地利用这次产业转移,不仅成功将汉东那些让他头疼的环境污染企业甩了出去,还顺势在舆论上给李达康来了个下马威。他在各种场合有意无意地提及此事,暗示李达康的行为是对汉东的“掠夺”,进一步引导着舆论的方向。

在一次汉东省内部的会议上,祁同伟面带微笑,看似轻松地对众人说道:“这次李达康的举动,虽然让咱们有点措手不及,但换个角度看,也帮咱们解决了大问题。那些长期困扰我们的污染企业,一下子都被他带走了,咱们可以更专注地发展绿色、可持续的产业。”与会的官员们听了,纷纷点头称是,对祁同伟的“高瞻远瞩”赞叹不已。

然而,祁同伟心里清楚,这只是他与李达康博弈的第一步。他知道李达康不会轻易善罢甘休,未来必然还有更多的交锋。但此刻,他享受着这暂时的“胜利”,同时也在暗自谋划着下一步棋,准备应对李达康可能的反击。

侯亮平坐在办公室里,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川”字,眼中满是不甘与嫉恨。他始终对祁同伟这个出身农村,却一步步爬到比他还高位置的人,心怀怨怼。在他看来,祁同伟不过是靠着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上位,根本就不配拥有如今的地位。

此次中江省的产业转移事件,让侯亮平仿佛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瞬间兴奋起来,他笃定这是将祁同伟拉下马的绝佳机会。于是,他迅速调集人手,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调查,一心要揪出祁同伟在背后操控的铁证。

然而,随着调查工作的逐步推进,情况却急转直下。所有呈现在眼前的线索都清晰地表明,这仅仅是中江省正常的招商引资行为。那些企业从汉东转移到中江省,无论是手续的办理,还是整个流程的推进,都符合相关规定,表面上看,与祁同伟确实没有直接的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