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到金库的具体位置了。\"专家指着屏幕上的建筑图纸。
一座隐藏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私人金库,外观朴实无华,但内部设施远超普通银行金库的标准。建筑归属于一个叫\"永生资产管理公司\"的机构。
\"就是这里,NK-137的主要资金中转站。\"专家放大图纸的某个区域,\"地下三层,c区。特别定制的低温保险箱。\"
\"为什么要用低温保险箱?\"
\"因为里面不只存放现金和贵重物品。\"专家调出监控画面,\"你看。\"
画面显示几名戴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搬运一个金属箱。箱体表面结着薄霜,明显经过深度冷冻处理。
\"生物样本?\"张琳问。
\"不。\"专家摇头,\"是量子态储存装置。能在极低温下保持量子信息的稳定。NK-137用它来转移和备份实验数据。\"
李明回想起斯特恩的警告:\"所以这里存放着全部的人体实验记录?\"
\"很可能。而且根据用电量判断,至少有几百个这样的储存装置。\"
正说着,系统突然发出警报。金库的安保系统检测到异常活动,大量保险箱正在被紧急开启。
\"他们要转移数据!\"专家飞快操作电脑,\"每个箱体都在向外部服务器传输信息。\"
\"传到哪里?\"
\"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加密节点。一旦完成传输,所有本地数据就会被销毁。\"
李明立即联系瑞士警方,要求协助封锁金库。但就在这时,监控画面传来新的发现。
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金库大厅。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正是游轮上消失的吴天雷。
\"这不可能。\"张琳说,\"他不是在游轮上吗?\"
\"等等......\"专家放大画面仔细分析,\"这个画面是12小时前的记录。\"
视频显示吴天雷熟练地通过了金库的各道安检,径直前往地下三层。在c区的某个保险箱前停下。
\"3729号。\"专家记下编号。
很快,保险箱的开启记录被调了出来。但让人意外的是,吴天雷并没有取走任何东西,而是放入了一个U盘大小的设备。
\"那是什么?\"
\"信号触发器。\"专家分析设备特征,\"一旦启动,能同时激活所有量子态储存装置。\"
\"然后呢?\"
\"理论上说......\"专家思考着,\"如果储存装置里真的保存着人体实验的量子态数据,那么激活它们就相当于......\"
\"让所有实验体同时苏醒。\"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沉默了。如果NK-137真的在金库里储存了数百个实验体的量子态,那么一旦被同时激活,后果将不堪设想。
\"还有多长时间?\"
专家查看触发器的程序:\"按照设定......\"
话没说完,警报声突然大作。金库的储存装置全部进入active状态,量子态数据开始自动解封。
\"糟了。\"专家看着疯狂跳动的数据,\"是游轮发来的激活信号!\"
同一时刻,金库的安保系统也被触发。防盗门自动锁死,通讯中断,整个建筑与外界完全隔绝。
\"能切断系统电源吗?\"
\"没用的。\"专家说,\"储存装置有独立供电。而且一旦启动就无法中止,除非......\"
他忽然想起什么,调出金库的制冷系统图:\"也许我们可以破坏恒温环境。让储存装置失去低温保护。\"
\"需要多久?\"
\"按照升温速度......\"专家计算着,\"大约20分钟。但是......\"
他指着监控画面:\"你看c区的工作人员。他们好像早有准备。\"
画面中,几名技术人员正在紧急转移储存装置,将它们装入特制的保温箱。
\"必须立即阻止他们。\"李明说,\"联系得上金库内部吗?\"
\"等等。\"张琳注意到一个细节,\"储存装置上的编号......\"
专家立即调出资料比对。很快发现一个惊人的规律:这些编号与游轮失踪人员的实验体编号完全对应。
\"所以这些储存装置......\"
\"里面是游轮上所有人的量子态拷贝。\"专家说,\"NK-137早就在金库里建立了备份。一旦出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