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拍卖(1 / 2)

意识猎手 飞猪不飞 1985 字 21小时前

隐月阁会所内,警方的搜查还在继续。李明正研究着墙上一副巨大的拍卖交易流程图,张琳匆匆走了进来:\"有新发现。我们在陈松的保险箱里找到了一个加密硬盘,技术科正在破解。\"

\"陈松交代了吗?\"

\"他一直喊冤说自己只是个收藏家,什么都不知道。不过......\"张琳递过来一份文件,\"我们查到他名下有一家离岸公司,近期跟几家拍卖行有大额资金往来。\"

李明翻看着资料:\"单月交易额超过十亿?这可不像是单纯的古董买卖。\"

\"有意思的是,这些交易大多发生在深夜。而且买卖双方往往是同一个卖家控制的不同空壳公司。\"

\"自买自卖,制造虚假交易记录。\"李明若有所思,\"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既能洗钱,又能抬高藏品价格。\"

就在这时,技术科的电话打来:\"李队,硬盘解密了。里面有一份非常特别的名单。\"

\"什么名单?\"

\"是一份鉴定师黑名单。上面详细记录了全国各地几十位知名鉴定专家的个人信息,包括他们的弱点、癖好,甚至家人资料。\"

李明瞳孔一缩:\"这是在搜集威胁材料?\"

\"没错。而且名单上很多人最近都遭遇了不测。有的破产,有的出车祸,还有的突然失踪。\"

\"所以他们在清除那些不愿合作的鉴定专家。\"李明看向张琳,\"马德志也是其中之一?\"

\"很可能。他生前是江城最权威的古董鉴定专家,从不参与造假。据说前段时间,他发现了几件高仿的青铜器,正准备举报......\"

话音未落,一名警员匆匆跑来:\"报告!在地下室发现了一个密室!\"

密室位于会所地下三层,是一间面积不小的实验室。各种高科技仪器一应俱全,既有碳14测年设备,也有光谱分析仪。在实验台上,还摆着几件未完工的\"文物\"。

\"这是一个高度专业的造假工厂。\"张琳检查着设备,\"光是这些仪器的价值就超过千万。而且你看这个......\"她指向角落里的3d打印机,\"这是最新型号,能精确复制任何青铜器的纹路和质地。\"

李明翻看着实验记录:\"他们不仅仅是在仿制文物,还在研究如何在仿品上做旧,制造年代感。\"

\"没错。这里有专门的陈化工艺,能让新制品呈现出数千年的历史痕迹。如果不是顶级专家,很难分辨真伪。\"

正说着,小王的电话又打来:\"李队,我们在分析那些资金往来时发现一个规律。每次高价成交的藏品,都会在48小时内被质押给银行,用于贷款。\"

\"具体数额呢?\"

\"保守估计超过50亿。而且这些贷款大多流向了境外离岸账户。\"

\"他们这是在榨取银行的信贷资金。\"李明说,\"利用虚高的艺术品评估价值,套取巨额贷款。\"

就在这时,一辆豪华轿车停在了会所门口。从车上下来一个西装笔挺的中年人,径直走向警戒线。

\"站住!\"警员拦住他,\"这里在进行刑事调查......\"

\"我是江城第一拍卖行的王总。\"中年人出示证件,\"我听说你们在查艺术品造假案?\"

李明走上前:\"王总有什么线索要提供吗?\"

\"不是提供线索。\"王总环顾四周,\"我是来报案的。就在一小时前,我们拍卖行的金库被盗了。\"

\"被盗?\"

\"对。一批准备下周拍卖的珍品不见了。价值超过五个亿。\"

李明和张琳对视一眼:\"具体是些什么藏品?\"

\"主要是青铜器和玉器。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尊商代的四羊方尊,市场估值超过两亿。\"

\"有监控录像吗?\"

\"所有监控都被切断了。不过我们的保安看到一辆黑色面包车。\"王总递过来一张纸条,\"这是车牌号。\"

李明接过纸条,脸色微变:\"这是郑志远的车!\"

\"什么?那个澳门赌场的老板?\"

\"王总认识郑志远?\"

\"他经常来参加我们的拍卖会。\"王总说,\"而且出手很阔绰,动辄几千万的藏品说买就买。\"

李明若有所思:\"那些藏品后来怎么样了?\"

\"大多都被质押给了银行。说来也怪,每次他买下的藏品,评估价值都特别高。\"

\"因为他根本不是来买古董的。\"张琳说,\"他是在制造虚假交易记录。\"

就在这时,刑侦队的报告传来:\"李队,我们在金库外围发现了一具尸体。是拍卖行的安保主管。\"

\"死因?\"

\"中毒。跟之前几起案件一样,是氰化物。\"

李明立即带队赶往第一拍卖行。这是一栋典型的欧式建筑,庄严肃穆。但此时大楼外已经拉起了警戒线,警灯闪烁。

金库位于地下二层,是一间防盗等级极高的金属屋。但此时厚重的合金门大开着,里面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