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巍峨庄严的朝堂之上,静谧得落针可闻,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章申,这位曾在朝堂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此刻面色凝重如霜,手缓缓抬起,拿起那支决定他命运的毛笔。
他的手,像是被岁月的重负压得微微颤抖,每一笔落下,都仿佛承载着一生的荣耀与无奈,那是对朝堂的眷恋,也是对权力落幕的不甘。
满朝文武大臣们屏气敛息,目光紧紧地盯着他,仿佛在看一场盛大而又悲凉的谢幕演出。
一旁的宋锦文,神色平静如水,眼神却透着让人捉摸不透的深邃,静静地看着章申书写那份告老还乡的文书。
当章申写完最后一个字,那支毛笔仿佛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轻轻滑落。宋锦文毫不犹豫地点头批准,那轻轻的动作,却如同重锤,敲碎了章申最后的希望。
章申眼神空洞,犹如被抽去了灵魂,失魂落魄地接过文书。他拖着沉重的步伐转身离去,背影佝偻,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他心中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千古不变的铁律,只是没想到,自己竟会如此狼狈地退场,曾经的风光无限,如今都化作了无尽的嘲讽。
接下来的一个月,朝堂仿佛被点燃的火药桶,章申昔日的门生故吏们纷纷上书请求罢官。
他们怀着对恩师的忠诚,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向宋锦文施压,试图改变他对章申的处置决定。
一时间,奏章如雪片般飞向御案,宋锦文却异常镇定从容,他深知这些人的心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一场分而治之的大戏悄然拉开帷幕。
他首先将目光投向那些立场摇摆不定的官员,这些人就像墙头草,在权力的风中左右摇晃。
宋锦文或是许以高官厚禄,或是言辞恳切地安抚,手段用尽,终于成功拉拢了这批人,让他们成为自己阵营中的棋子。
而对于那些坚决不肯妥协的死硬派,宋锦文毫不留情,一纸辞官命令,将他们彻底踢出朝堂,自己罢官正好免得宋锦文去分辨章申的死党了。
反正朝廷官职有限,正好为自己信任的人腾出空位。
与此同时,今年的科举考试即将来临,对于这届考生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
众多职位空缺,他们只要有真才实学,便能在官场一展抱负,实现自己的凌云壮志。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中书令章申告老还乡后,那位德高望重的老枢密使也主动让出了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