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锦文安静地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倾听着饭店大厅里传来的嘈杂声。
这里仿佛是一个信息交汇的大熔炉,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交响曲。
有人在闲聊家长里短、说着无关紧要的闲话;有人则毫不避讳地谈论着荤素不忌的段子,引得周围一阵哄笑;
还有些人正严肃地探讨着国家大事,言辞激烈,观点交锋不断。
而在这些话题之中,关于变法的讨论尤为热烈。
自宋锦文的爷爷仁宗皇帝以来,变法之举便从未停歇,但每一次变法的对象和具体内容都会有所不同,因为时代在变化,社会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
安木王朝的历代皇帝深知,世上并没有一种能够永远适用的管理方法。
治国方略必须紧密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和调整,只有不断变革创新才能使国家强大昌盛,如果一味因循守旧,必然走向衰落灭亡。
曾经推动变法的王相公曾留下这样一句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守,人言不足恤。”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对变法的坚决态度和无畏精神。
然而,对于这一观点,宋锦文内心深处并不能完全认同。尽管如此,他在对待变法这件事上仍然坚定不移。
与他的父亲和爷爷相比,宋锦文在坚持变法的道路上显得更为执着。
在他看来,变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可以循序渐进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