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李医生·九(1 / 2)

李雪把聘书递给我时,我正在厨房煮小面。那张印着金色校徽的纸张在油烟中显得格格不入,我眯起眼才看清\"长江学者哈佛医学院访学\"几个烫金大字。

\"一年。\"她靠在冰箱上,指甲无意识地抠着门缝,\"从九月开始。\"

汤锅里的水咕嘟冒泡,我机械地往里面扔面条,脑子却像被按了暂停键。三个月前我刚升任区域总监,公司正打算派我去开拓东南亚市场。

\"什么时候的事?\"我听见自己问。

\"上周终审通过的。\"李雪的声音混在抽油烟机的轰鸣里,\"本来想等...\"

玄关传来钥匙声,小南推着轮椅进来,后面跟着蹦蹦跳跳的汤圆。我们默契地同时闭嘴,李雪迅速把聘书塞进围裙口袋。

\"爸!我的机器人进复赛了!\"小南举起手机给我看通知,\"下周六在上海比...\"

\"我发烧了。\"汤圆突然说,小脸不自然地发红。

李雪立刻切换成医生模式,手掌贴上女儿额头,眉头越皱越紧:\"39度5。\"

深夜的儿童医院永远人满为患。我抱着滚烫的汤圆排队,李雪跑去跟值班护士交涉——作为本院医生,她总能争取到些便利。但这次她回来时脸色更差了:\"王医生说最近支原体爆发...\"

等我们拿到药回家,已是凌晨三点。小南还强撑着在客厅改代码,见到我们立刻推轮椅过来:\"妹妹怎么样?\"

\"明天别上学了。\"李雪把冰贴按在汤圆额头上,\"小南,你也是。\"

我煮了姜糖水,看着李雪喂汤圆吃药。小女孩蜷缩在妈妈怀里,睫毛上还挂着泪珠。李雪的白大褂随意搭在椅背,口袋里的聘书露出一角,在台灯下泛着冷光。

\"你的机器人比赛...\"我小声问小南。

\"能改签高铁票。\"他盯着电脑屏幕,\"但需要有人陪...\"

我和李雪对视一眼。她明天有台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我则要飞广州见客户。厨房里,我们借着烧水的机会短暂独处。

\"要不...\"我斟酌着开口,\"我推掉广州的...\"

\"患者已经禁食准备了。\"李雪打断我,手指敲打着料理台,\"你的客户不是要签...\"

水壶突然尖锐地鸣叫起来,盖住了我们后半句话。李雪往杯里扔了三个茶包,浓得发黑的茶水像极了我们此刻的心情。

\"欢喜...\"她突然说,\"我们该怎么办?\"

月光透过纱窗,在她眼下的青黑上又铺了层银灰。我伸手想抚平她的眉心,却摸到一手湿冷——她在无声地流泪。

最后是老周救了急。他女儿正好放暑假,自告奋勇陪小南去上海。李雪手术结束后连夜坐高铁去汇合,我则在广州签完合同就立刻飞上海。当我们终于在比赛现场碰头时,小南的机器人已经挺进决赛。

\"妈妈!爸爸!\"他坐在轮椅上向我们挥手,胸前的选手证随风飘扬,\"评委说我的无障碍设计...\"

李雪冲过去拥抱他,白大褂下摆沾着碘伏痕迹——显然是从医院直接赶来的。我拍着视频,镜头扫过观众席时,突然发现老周的女儿正偷偷擦眼泪。

\"怎么了?\"我小声问。

\"小南改程序改到凌晨三点...\"她哽咽着说,\"说想证明残疾不代表...\"

决赛结果出来,小南拿了创新奖。回程高铁上,他兴奋地规划着要改良设计,李雪则靠着窗补眠。我翻看手机里汤圆发来的自拍——她已经退烧,正和外公一起拼乐高。

\"欢喜。\"李雪突然睁开眼,\"我们谈谈。\"

车厢连接处,列车呼啸着穿过隧道,我们的倒影在玻璃上时隐时现。李雪从包里取出平板,调出一份日程表:\"我算过了,如果错开时间...\"

密密麻麻的色块标注着每个人的行程:红色是她的手术日,蓝色是我的出差,绿色是孩子的活动...像一幅无法完成的拼图。

\"哈佛那边同意延期三个月。\"她划动屏幕,\"但最晚明年一月...\"

我盯着十二月那个标着\"东南亚市场考察\"的灰色区块,胃部一阵绞痛。公司给我的最后通牒也是明年一月。

隧道尽头的光越来越近,我们的影子逐渐清晰。李雪突然抓住我的手:\"要不...我放弃...\"

\"不行!\"我反握住她,\"十五年才出一个长江学者...\"

\"那孩子怎么办?\"她声音发颤,\"汤圆才二年级,小南的康复治疗...\"

光明重新充满车厢时,我们依然十指紧扣。窗外,初夏的稻田像绿色海洋般铺展开来,而我们的心却像暴风雨中的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