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芳情赴末途(1 / 2)

芳情赴末途

大周宫城,干阳宫。</p>

日当正午,皇城浩渺,阳光耀眼,映照宫墙,红艳似火。</p>

殿宇叠嶂,气象万千,檐顶瑞兽,蓝绿琉璃,光华璀璨。</p>

干阳宫恢弘森严,常有手捧奏章的内侍,俯首恭行的朱紫大臣,频繁进出大殿,聆听圣训,传达天听。</p>

这里的每一块乌亮京砖,每一根朱红梁柱,每一段雕栏玉砌,似乎都散发君临天下的俨然气息。</p>

大殿之中,焚香袅袅,沁人心扉,除了批阅奏折的嘉昭帝,只有两个随侍宫娥,再无他人,一片寂静。</p>

此事,殿门处脚步响起,内侍副总管郭霖轻步走进大殿,手捧几份灰白色密劄。</p>

他走到御案之前,说道:“启奏圣上,中车司神京档口上呈密劄,请圣上御览。”</p>

嘉昭帝正专心翻阅手中奏折,并没有顾上说话,只是将手掌微压,郭霖马上会意,将几份密劄小心摆在御案上。</p>

只是过去一会儿,嘉昭帝批阅完手中奏章,随手拿起一份秘劄。</p>

那上面记载进士御街夸官轶事,礼部恩荣宴各部官员赴宴情形,并没有异常之事,嘉昭帝只是随意浏览。</p>

问道:“郭霖,昨日礼部恩荣宴上,可有什么其他见闻?”</p>

郭霖回道:“启奏圣上,昨日礼部恩荣宴十分荣盛圆满,尽彰圣上隆恩浩荡。</p>

康顺王爷代圣上主持大宴,雍容大度,和畅倜傥,文彩精华,尽显皇家风范,为赴宴官员进士赞誉。”</p>

嘉昭帝微微一笑:“朕这位十一皇弟,虽然是皇胄血脉,但骨子里却是个文人。</p>

他自幼沉浸书画词章,这些年潜心治学,撰书集注,颇有建树,是皇族中罕见的才子。</p>

旁人以为李氏皇族只出武略治平之才,有了十一皇弟,他们当知皇家也不乏文曲风华。”</p>

郭霖知道圣上几位兄弟之中,他与康顺王爷感情亲厚,甚至还在大宗正忠顺王爷之上。</p>

至于其中原因,是因圣上生母身份低微,原是景秀宫一名宫女,因样貌出众,得永安帝宠爱才生下皇子。</p>

圣上因生母不显,在永安帝诸皇子中位份普通,幼年时颇受冷遇,样样也不出彩,兄弟之间人缘寡淡。</p>

当时只有年幼的十一皇子,天真无邪,沉浸文事,心无旁骛,会与当今亲近往来,两兄弟十分投缘,和旁人皆为不同。</p>

十六年前神京大变,康顺王爷不过十龄童子,虽不像忠顺王爷那样附翼从龙,因还是不懂人事的孩童,自然毫无沾惹。</p>

圣上登基之后,对这位幼弟更是不改初衷,康顺王年满十五岁,就敕封王爵之位,可算深得圣眷。</p>

郭霖微笑说道:“圣上所言极是,康顺王爷才华横溢,也是因身份所限,否则下场春闱,只怕也是状元之材。</p>

王爷在恩荣宴上,曾向一甲三人举杯庆贺,对榜眼贾琮更是多有青睐,觥筹之间,叙旧之言,亲厚胜于旁人。”</p>

嘉昭帝说道:“朕记得惊动天下。</p>

本次春闱他又中头名会元,他如果不能名列一甲,只怕比会试舞弊案,更能让人质疑本次春闱之试。</p>

但他只要进入一甲,就必须官拜翰林,以他五品正职官身,就不得不突破翰林常规。</p>

所以,于公,于私,于大局,他都不适宜点为状元。</p>

朕要治平大周万里河山,就须尽收天下士人之心,科举是治政国器,非为一时一人之名利彰显。</p>

贵庶同列,清正中允,世无遗珠,方是科举抡才之真谛。</p>

万千荣盛降于一人,绝非吉兆,更非人君明智之举。</p>

再说,朕虽没点贾琮为状元,但是他今日之荣耀,比之大魁天下张文旭,有过之而无不及,朕也算没亏待他。”</p>

郭霖连忙说道:“旁人着眼一时之得失,但圣上着眼乃天下大势,权衡利弊,明鉴人心,圣君所为。”</p>

……</p>

嘉昭帝翻阅其中一份秘劄,上面记录两名工匠意图窃密之事,中车司密探访查市井,暂时并无所获……</p>

问道:“最近火器工坊营造之事,进展如何?”</p>

郭霖说道:“启禀圣上,工坊为完成圣上下达营造之务,所需增补工匠和火器耗材,皆已就位。</p>

贾琮奉圣谕,对新式火器营造之秘,慎重处之,所有工坊工匠都签订契约,在年底之前,都不许踏出工坊一步。</p>

眼下工坊包括贾琮在内,只有六名火器司主事官员,可以每日照常从工坊上下值。</p>

其中除管事钱槐是举人出身,其他五人都是正经科甲进士,都是根底清楚之人。</p>

这些人在入司之前,都经过贾琮盘问筛选,事后又经过锦衣卫和中车司两轮清查,确定无虞,都是可靠之人。”</p>

嘉昭帝说道:“后膛火枪,国之重器,事关重大,事事不可轻忽,可有防患之策?”</p>

郭霖低头说道:“日常都有眼线布控,关注出入动向,圣上请放心。”</p>

嘉昭帝问道:“贾琮进士及这次得中榜眼之喜,我让刘大娘送礼道贺,还给他留信,求他手书下场所写文章,以为拜读。</p>

他便手书装订了这本册子送我,果然每篇都是不世宏文,会元榜眼名不虚传。”</p>

蓓儿笑道:“那是自然的,琮三爷现在可是翰林学士,写的文章自然是极好的。”</p>

屋子中间地上,放着两个宽大的黑漆木箱,里面整齐摆了各色礼物。</p>

色彩明丽绚烂的上等贡缎,精致的水磨菱花铜镜,各色上等的胭脂水粉,女儿家用的香罗汗巾,绣工雅致的上等帕子。</p>

两盒三十年份的辽东野参,几张上等的熊裘貂皮,各类新式的香水、香水胰子、牙膏牙刷子等等。</p>

丫鬟蓓儿一边收拾箱子里的礼品,笑道:“姑娘,没想到琮三爷还挺细心的,你瞧他送的胭脂水粉、汗巾、帕子。</p>

都是女儿家得用的上等东西,他一个爷们居然还懂这些,可见对姑娘很放在心上的,事事都帮姑娘想到。”</p>

甄芳青听了蓓儿的话,忍不住噗嗤一笑,说道:“瞧你这话说的,玉章虽然是个细心之人。</p>

但人家又不是登徒子,怎么可能连女儿家用胭脂水粉的事,都能琢磨得一清二楚。</p>

礼物虽然是玉章让人送来,但必定是他姐姐迎春姑娘置办的。</p>

玉章也是个生来享福的,虽还没成亲成家,却有个这样贴心的长姐,帮他事无巨细的思量,让他不用操一点心。”</p>

蓓儿听了这话,明眸一亮,说道:“姑娘,我也去过贾家两次,刘大娘去的就更多了。</p>

我们都听说过,琮三爷父亲已故,他的嫡母寡居不管事的,如今伯爵府就是迎春姑娘当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