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兴师问罪
第二天上午,凌风来跟姜兰禀报了一个消息。
季权带着皇城司的人去了将军府,不知因何起了冲突,直接将崔晏带走了。
姜兰有些诧异,又确认了一遍,“是崔大公子不是崔二小姐?”毕竟那胭脂是崔静姝送的,要抓人去审问也该抓她才是,难道是崔晏挺身而出大喝一声,“我跟你们走”,然后就被抓走了。。。
凌风点头表示肯定,确实是崔晏被带走了,随即又禀报了一个消息,“崔大将军已经往宫里去了。”
姜兰也不知季权是存心要找麻烦还是演出戏给谁看……
将军府和太子关系亲近,季权又是受到了瑞王的赏识才坐到了如今督察使的位置,若是想讨好瑞王而故意为难将军府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她思索之际,石管家过来禀报说平阳郡主到了。
姜兰又有些诧异,心说对方不该去找皇后娘娘撑腰吗,来找她做什么?
她有种兴师问罪的预感。。。
果然,当她来到厅上见客时,见平阳郡主一副冷脸,就知道预感没错。
平阳郡主坐在主位,好像她才是这侯府的主人,而姜兰只是个来回话的丫鬟而已。
她问什么,别人就得答什么,容不得有半点忤逆。
当姜兰向她行礼时,平阳郡主只是瞥了一眼,一点礼节性的表示都没有,一副高傲又冷漠的态度。
姜兰算是知道崔晏性子中的冷傲是继承谁的了,还未等她落座,平阳郡主便质问她道,“是你跟皇城司的人说是姝儿害了周家和赵家的姑娘?”
“郡主误会了,我并未说过这样的话。”姜兰回道,神色镇定,说完后在椅上坐下了。
平阳郡主反问道:“难道不是你说的,胭脂是姝儿送的,这胭脂里面还动了手脚?”
姜兰知道对方心里认定就是她在背后“搬弄是非”,她解释再多也是白费口舌,倒不如趁机探探虚实,“之前听二小姐说,那胭脂需得提前到店里预定,每月只做十盒,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
“我劝你不该管的事少管,不该说的话,”平阳郡主眯了眯眸光,语气陡然凌厉,“那就把嘴闭严了。”
留下这句警告的话,平阳郡主起身走了,经过姜兰时停了一下脚步,冷笑道,“你家侯爷是个轻狂的,你可别跟他一样学得放肆了。”
姜兰用微笑回应,表现出一种“你说什么我都听着但我也不会往心里去”的大度。
有时候微笑比愤怒好使,让对方有种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无力感。
平阳郡主见她笑得好像还挺高兴的样子,跟装傻充愣一样,冷冷翻了个白眼,头也不回地走了。
送走这位郡主后,姜兰低声骂了句混蛋,这声混蛋是骂季权的,她心知肯定是对方去将军府把自己卖了,还煽风点火地添了些话,是想鹬蚌相争,让瑞王这位渔翁得利吧…..
虽然祁无寒没说过他到底站哪边,但她觉得他应该是支持太子的,而将军府和太子关系亲近,自然是站在太子那边,对太子而言,两边都是自己人,肯定不希望双方起冲突。
但她和崔静姝是不可能化干戈为玉帛的,顶多为了大局着想,井水不犯河水罢了,但这次对方又想毁了她的脸,她定要将事情查到底,不会再给对方第三次害她的机会。
姜兰让凌风盯紧凝脂阁那边的动静,将军府那边已经闹出了动静,若胭脂真是在店里就动了手脚,动手脚的人这会儿该想退路了,不然留在店里只有等死,看是先被将军府的人找到还是先被皇城司的人找到?
另一边,崔海进宫面见圣上后,随后和太子一块出宫,往皇城司去了。
当凌风把消息禀报给姜兰时,她正在教元宝说新词,得知太子亲自去皇城司把崔晏带回去了,她也没有太过惊讶。
之前她便想到了这种可能性,太子会出面救人,不过在她设想的这种可能性中,瑞王会出面阻拦增加救人的困难度。
虽然瑞王并未现身,但她觉得这背后少不了对方的阴谋算计。
下午,季权又过来了,这次是一个人过来的。
姜兰让人把门关好,别让他进来。
季权在门外转悠了会儿,见里面不开门就走了。
姜兰得知人离开后,继续在屋里绣东西。
冬日昼短夜长,天也黑得格外早,姜兰感觉没绣多久,屋子里就点上了灯,青儿把灯拿过来,让她明日再绣,仔细伤眼睛。姜兰说不碍事,翅膀还差一点就绣好了,她又接着绣了一会儿,总算把一只翅膀绣好了。
桂儿带着绿儿把晚膳端了过来,翠儿和小红这两个小丫鬟都回家去了。
出嫁前,姜兰便问了问三人的意思,若是想回家去,她就把身契还给她们,再给她们一笔银子傍身,翠儿说她已经不记得家在哪儿了,她很小就被卖了,连父母长什么样子都忘了,姜兰便把她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