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实操演练”继续进行。
赵三郎每天带着猴子石头他们,准时出现在新店后厨,兢兢业业地扮演着“技术总监”的角色。
腌制、穿串之后,便是最重要的烤制环节。
这才是赵三郎忽悠计划的核心。
“各位师傅,看好了!”赵三郎站在一个烤炉前,手里拿着几串用“阉割版”腌料腌制好的肉串,“烤串的火候,乃是重中之重!所谓‘火中取宝,分寸毫厘’,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他将肉串放到炭火上,开始了他的表演:
“首先,起势要猛!用旺火锁住肉汁,看到没有?这肉一接触炭火,滋啦一声,外表瞬间变色,这就对了!”
“然后,要勤翻动!你看我这手腕,要灵活,要均匀,保证每一面都受热,不能有的地方焦了,有的地方还是生的。”
“什么时候刷油?什么时候撒料?这里面的学问就更大了!”赵三郎一边翻动着烤串,一边唾沫横飞,“得看颜色,听声音,闻气味!这需要经验,更需要悟性!”
他动作娴熟,解说专业(至少听起来很专业),把旁边观看的秦记厨子们看得眼花缭乱。
他演示时用的,自然是他那份“阉割版”的基础调料粉。烤出来的成品,香气依旧浓郁,卖相也不错。
秦记的厨子们也开始上手练习。他们毕竟都是有功底的老师傅,虽然心里对赵三郎那套“玄学理论”不以为然,但手上功夫都不差。几次练习下来,烤出来的东西,单从卖相和基础的香气来说,倒也像模像样。
但这味道嘛……
“嗯……好像还是差点意思?”
“是啊,闻着挺香,吃起来总觉得不够味儿。”
“是不是那什么'君臣佐使'没配好?”
厨子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却也找不出具体原因,只能归咎于自己“悟性不够”或者“火候掌握不到家”。
赵三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笑。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你们觉得好像学会了,但又总是差那么一点点,永远也达不到老子原版的高度!
这天下午,正当赵三郎唾沫横飞地讲解着“不同食材需要不同火候”的“奥秘”时,后厨门口人影一闪。
秦乔乔带着周管事,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那里。
她今天换了一身干练的湖蓝色衣裙,依旧蒙着面纱,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却像鹰隼一般,扫视着后厨里的每一个人,最终落在了正在“表演”的赵三郎身上。
赵三郎眼角的余光瞥见了她,心中一凛,但面上却丝毫不动声色,反而讲得更加起劲,动作也更加夸张了几分:
“看!这鸡翅!皮最容易焦,肉又不容易熟!所以火候要先猛后稳,刷油要薄,撒料要准!手腕要快!要抖!像这样!看到没有?这叫'仙人指路'!”他故意卖弄着一些花哨却没什么卵用的动作。
秦乔乔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没有说话。
她看着赵三郎那认(浮)真(夸)的教学态度,看着秦记厨子们那一脸认真又带着点迷茫的表情,看着猴子石头那几个小子在一旁耀武扬威、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