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稻香里的难题(1 / 2)

七月的青林镇笼罩在蒸腾的水汽中,陈凡的衬衫后背洇出深色汗渍,他蹲在富硒水稻试验田的田埂上,指尖捻着发黑的稻叶。省农科院植保专家唐明德的眼镜片蒙着雾气,手里的小型显微镜在稻叶上来回移动。

\"陈书记,这是典型的稻瘟病。\"唐明德的声音像他白大褂口袋里装着的温度计刻度般冷硬,\"但传播速度比常规病例快三倍。\"他举起叶片对着阳光,叶脉间隐约可见暗红色菌丝。

陈凡的皮鞋陷进松软的田泥,远处传来收割机的轰鸣。镇农技站的小刘抱着记录本匆匆跑来,裤脚沾着泥星:\"第三监测点的孢子捕捉仪数据出来了,病株周围的空气孢子浓度超标二十倍。\"

\"立即启动三级应急防控。\"陈凡扯下病叶装进密封袋,转头对身后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王海波说,\"让各村合作社今天下午两点到镇里开紧急会议。\"他的目光扫过田边新安装的太阳能灭虫灯,发现有两盏灯罩布满蛛网。

王海波掏出手机正要通知,突然又放下:\"书记,冷链物流中心王总刚来电话,说供电所临时通知要检修线路,冷库试运行得推迟三天。\"

陈凡的钢笔在笔记本上顿住,墨迹在\"冷链\"二字上晕染开来。他想起上周去供电所调研时,所长张国庆办公桌上那盆枯死的文竹——当时对方解释是养护不当,但此刻这画面却如刺般扎进记忆。

\"陈书记,您看这个!\"村支书老赵气喘吁吁跑来,手里攥着几张皱巴巴的纸,\"赵家沟有十二户村民拒签土地流转协议,说补偿款没到位。\"他展开的协议书上,歪歪扭扭按着十几个红手印,印泥在潮湿空气里洇成血痂般的痕迹。

陈凡接过协议书,指尖划过补偿标准栏的印刷数字。镇财政所长李秀兰的身影突然浮现在脑海——三天前的班子会上,她汇报土地流转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时,耳垂上的金镶玉坠子晃得人眼晕。

\"老赵,你带这些村民明天上午九点来镇信访办。\"陈凡把协议书叠好塞进公文包,转头对党政办主任周慧说,\"通知审计局驻镇工作组,下午三点查专项资金流水。\"他的皮鞋碾过田埂上的杂草,碾碎的苍耳籽粘在鞋底,像缀着细小的阴谋。

正午的镇政府会议室里,吊扇搅动着闷热的空气。陈凡解开衬衫第二颗纽扣,看着墙上挂着的稻虾共养示范基地规划图,红色图钉在青林村的位置已褪成暗褐色。

\"这是要断我们的活路啊!\"青林村合作社社长李满仓拍着桌子站起来,黝黑的脸膛涨得通红,\"五十吨小龙虾苗后天就到货,冷库要是不能按时启用......\"他的指甲缝里还嵌着青苔,手掌拍在会议桌上的闷响惊飞了窗外的麻雀。

陈凡的保温杯在桌面轻轻一顿:\"李社长先喝口水。\"他转头问供电所副所长刘建军:\"线路检修能不能分片区进行?先保证冷链中心用电?\"

刘建军擦着额头的汗珠:\"这个...设备都是年初统一报批的...\"他的目光躲闪着陈凡的注视,左手无意识地摩挲着华为手机的金属边框,屏幕上还留着条未读微信提醒。

窗外的蝉鸣突然尖锐起来。陈凡的钢笔在会议纪要上画出几道波浪线,忽然抬头问:\"我记得去年申报过农网升级改造项目?\"他的目光如手术刀般切开凝滞的空气,\"项目资金到位后,为什么没更换青林村的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