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栋的表侄开着挖掘机堵住路口:“新管线要穿过我家祖坟,迁坟补偿款不到账别想动工!”
陈凡掏出手机:“县民宗局和文物所确认过,那片是八十年代开荒的乱葬岗——你是想要补偿款,还是跟国土局谈谈非法占地?”
村民举着“还我水源”的横幅围住指挥部时,陈凡正带人在山涧安装一体化净水设备。他当众演示超滤膜技术,浑浊的溪水流经设备后变得清澈见底:“看!这套设备每小时处理十吨水,够全村人用!”
几个老人抡起扁担要砸设备:“塑料罐子能比铁管子结实?”
陈凡调出贵州山区的监控画面:“荔波县的溶洞水都用这种设备,三年没出过水质问题!”
手机视频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正在讲解:“超滤膜能滤除99.9%的细菌病毒!”
三天后的全县乡村振兴现场会上,陈凡播放72小时通水纪录片。当水质监测仪显示浊度达标时,他突然调出对比数据:“每公里管线造价降低八万,工期缩短半个月!”
市领导刚要提问,陈凡已接通北京的视频连线:“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的检测报告传过来了,106项指标全部合格!”
村民家院子里,八十岁的王阿婆拧开水龙头哽咽:“瘫了十年,终于能用上热水器了……”
散场时,省委政研室主任在泵房约谈陈凡。变频电机的嗡鸣声里,主任的皮鞋尖轻点着pE管材:“你在农业和水利领域的破局能力,省委改革办要列入典型经验。”
陈凡的掌心还沾着管材熔接时的热熔胶:“要不是纪委及时冻结涉案资金,连买管件的钱都凑不齐……”
“多领域攻坚正是干部培养的关键。”主任展开省委组织部文件,“全省‘墩苗育苗’计划启动,安排你到省水利厅跟班学习两个月——回来准备扛更重的担子。”
山风卷着湿润的水汽掠过新修的蓄水池,陈凡望向山腰错落的梯田,新插的秧苗在补水管滋润下挺直了腰杆。他想起半月前在废弃泵房发现的值班记录本,泛黄的纸页上“为人民服务”的钢笔字洇开了墨痕。
手机突然震动,央视《新闻联播》正在播报:“青岩镇农村饮水工程模式写入全国乡村振兴技术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