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故垒(2 / 2)

\"那天我们在五公里外做地质勘探!\"中铁局代表涨红了脸。陈凡调出卫星云图:\"但气象记录显示,周五正午有短时强对流天气。\"他忽然放大山体裂缝的航拍图,\"雨水渗入岩层导致重力崩塌,施工方未按《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设置警示标志。\"

交通厅长的茶杯重重顿在桌上:\"如果停工做地质灾害评估,工期至少延误半年!\"

\"或者采用明挖回填方案。\"陈凡铺开连夜赶制的对比图,\"虽然成本增加800万,但能避开断层带,还能把明代驿站遗址纳入旅游线路。\"他点开省文旅厅的补贴文件,\"正好够申请国家文化公园配套资金。\"

秋分那天的签约仪式充满火药味。王氏族人坚持要在协议里加上\"龙脉修复\"条款,陈凡却掏出从县志办翻出的《堪舆考》:\"古人说的龙脉是水土保持系统,咱们现在搞的生态护坡工程才是真保龙脉!\"

他示意施工队展开效果图:混凝土网格里爬满葛藤,鱼鳞坑蓄着雨水,既固土又造景。几个读过水利职高的后生率先鼓掌,老辈人摩挲着效果图上的仿古沟渠,恍惚看见了先辈修筑陂塘的身影。

当第一车生态砖运抵工地时,陈凡在监理日志里夹了片黄栌叶。三个月前处理环保督察危机时,他还不懂怎么把山水林田湖草沙捏合成一个故事,如今却能对着航拍图讲解何为\"古今智慧叠合\"。

寒露前夕的全省交通工作会议上,陈凡作为唯一乡镇代表发言。ppt播放到新旧路网对比时,他突然插播手机视频:赵大奎戴着安全帽指挥族人搬运生态砖,背后是初具雏形的仿古护坡。掌声响起时,陈凡正盯着材料里的新任务——交通运输部将青岩镇列为\"交通与文旅融合试点\"。

散会后,省长在贵宾室递来支烟:\"你们那个'以工代赈'模式,国办调研室很感兴趣。\"陈凡摆手谢绝,却接过了更烫手的山芋:\"下个月去部里汇报,材料要突出群众参与式保护。\"

高铁穿越隧道时,陈凡在手机便签里记下九条整改意见。文档加密前,他截屏发给镇人大主席团——这是经历三次审计风暴后养成的肌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