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你这看人能力不行啊!”
“emm,武王舅爷!谁能想到他以前隐藏地这么好呢?”齐桓公接着说道。
“不过就算他另有所图,至少当初承诺我的,还算是办到了。”
宋公兹甫又不听子鱼的,可怜的鄫子就这么被祭了。
众所周知,春秋是一个预言家辈出的时代,而子鱼就是其中一员。
接下来的事,果然被子鱼言中了。
曹伯亲眼目睹了鄫子被活祭的惨状,化悲愤为力量,直接公开背盟。
气得宋公兹甫出兵伐曹,不克。
子鱼又开始他那套德行高论,直戳戳地说宋公兹甫缺德,等修德修的差不多了再来征伐。
宋公兹甫难得听了兄长一会,班师回朝。
这一来二去,宋公兹甫护送齐侯昭回国建立起来的威信彻底全无了。
齐侯昭本来就不愿意当宋公兹甫的小弟,现在看到这局势,更不会当这个小弟了。
由于齐国现在实力下降,于是他邀请了楚、蔡、郑、鲁、陈来参加会盟。
“蔡、陈都是楚国小弟,郑国也快是楚国半个小弟了,鲁国历来与宋不合。”齐桓公分析道。
“这个会盟,明摆着就是针对宋国的。”
当初他刚即位时,宋国也是不服,他征伐宋国,使得宋国屈服,才奠定了霸业之基。
现在宋国想要向他一样显然要困难许多。
因为齐国背靠北海,而宋国还要面对楚国的威胁。
在建立以宋为主导的宋齐联盟失败后,宋公兹甫的目光转向南方。
天子郑十三年,宋齐楚会盟,宋公兹甫要求主导宋楚联盟,楚王恽欣然应允,齐侯昭看得那叫一个直摇头。
“小小宋国,居然敢居于我大楚之上,真是不自量力。”楚文王嘲讽道。
“我儿在楚强宋弱的情况下,依然如此谦卑,必有后手。”
果然如楚文王所言,宋公兹甫在盂地与楚、郑、陈、蔡、曹会盟(齐侯昭早就对太过猖狂的宋公兹甫无语了,压根没来)。
没想到楚人这么不讲武德,直接把宋公兹甫给扣留了。
“虽然我是看错了宋兹甫,但是你们楚人也没好到哪里去。”
“怎么连一点信义都没有?直接在会盟上扣人。”齐桓公鄙视道。
“当年居然还有脸说我无德。”
“呵呵,这只是我们楚人善于学习罢了。”楚文王笑道。
“前些这位宋公以大欺小,把鄫子给活祭了。”
“我们楚国强于宋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行吗?”
“而且比起活祭,我们只是把人给扣留了。简直比宋国文明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没想到粗里粗气的楚人都这么能言善辩了,齐桓公一时无言以对,不知道怎么反驳。
楚王恽带着被俘虏的宋公兹甫一路攻到宋都商丘门口,要求宋人开门,不然就杀掉宋公。
宋人却说已经另立子鱼为君了。
“这也太丢脸了吧,国君直接被人抓到城门口了,是吧父王!”
“诶?父王人呢?”
帝辛向一旁的帝乙吐槽道,他一转头,发现帝乙早就不见了。
原来帝乙看到宋公兹甫被俘虏后,就不想看了,溜回商王殿去了。
自周德衰微以来,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期盼大邑商复兴了。
然而显然,这次又是空欢喜一场。
其他商王也都散了,回去了。
楚军见商丘防守严密,只好撤退。随后又把宋公兹甫给放了。
当诸王都以为宋公兹甫作为一个被故国抛弃的君主,下场将很凄惨时。
他们又一次被震惊到了:子鱼居然只是代政,压根没有即位,前面是骗楚人的。他又把宋公兹甫给迎了回去。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
“虽然其他方面看走了眼,但是宋二子相让王位,兄友弟恭的事千真万确,没有作假!”齐桓公感叹道。
“宋兹甫虽然不听子鱼劝,但是子鱼说他缺德,他也不恼。”
“前面宋兹甫被俘虏的时候,喊着要子鱼回去即位。”
“后面宋兹甫被楚人放走了,因为羞愧不敢回宋国,子鱼又把他迎了回去。”
像这种旧君被俘虏,国人宣告另立新君,旧君又被放回去的局面。
换一对兄弟早就狗脑子都打出来了,比如他的几个儿子。
“不过很奇怪的是,这个子鱼劝谏了这么多次国君,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郑庄公疑惑道。
“他为什么不自己上位当国君,施展自己的抱负呢?”
“人人都梦寐以求的君位,到了他这里,跟个烫手山芋一样,就是不愿接。”
“你这个乱臣贼子当然不会懂。”桓王林嘲讽道。
“人家是庶子,十分守礼,立储以嫡 ,自然要把君位让给嫡子。”
“原来天子也知道立储以嫡啊!”郑庄公毫不客气,又想把王子克的旧事拿出来说了。
“哼!”桓王林自然不会接郑庄公的茬,不然把他武王爷爷的气给激出来,他又免不了一顿揍。
回到宋国的宋公兹甫还不甘心,继续不听子鱼劝告,还要与楚争霸,复兴大邑商。
天子郑十四年,宋攻郑,郑向楚国求救,楚伐宋救郑。
宋撤兵,与楚战于泓水,宋军大败。
pS:周襄王十五年的主要诸侯:晋惠公、楚成王、齐孝公、秦穆公、宋襄公、卫文公、鲁僖公、郑文公
霸主:无
次强:楚、秦、齐、晋、宋
《史记》说是子鱼说“天弃商久矣”,《左传》说是公孙固说的,这里选择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