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三狸找来自媒体(2 / 2)

孩子和宠物确实能够抚慰一个人的情绪,这一点童伴稚还是比较认同的。毕竟,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和宠物们可爱的模样,都能让人感到温暖和愉悦。

然而,当谈到美女是否能抚慰一个人的情绪时,童伴稚就觉得有些扯淡了。他不禁想起了那句“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可是一个典型的由美女引发的情绪冲突的例子啊!在这种情况下,美女不仅没有起到抚慰的作用,反而成为了引发冲突的导火索。

童伴稚越想越觉得不合理,美女怎么可能抚慰一个人的焦躁情绪呢?如果真是这样,那岂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要变成温顺的绵羊了?所以,从那之后,童伴稚就无法再安心地学习《情绪心理学概论》了。

他开始对这本书产生了怀疑,既然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解释不清,那么用它来解释复杂的心理问题,岂不是纯粹的扯淡?童伴稚觉得自己不能再盲目地相信这本书里的理论了,他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关于情绪的问题。

拿着话筒的老年人,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看到童伴稚终于放下了紧握的拳头,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他轻轻地拍了拍自己那件泛黄的衬衫,仿佛在为这个小小的胜利而欢呼。

没错,这位看似平凡的老人,正是《溪川观察》的金牌调解员——解七奋。他之所以能够想出如此绝妙的主意,其实与他幼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解七奋的三叔和三婶,两人的性格迥异,一个急躁,一个温顺,因此他们的脾气一直都不太合拍。日常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成为他们争吵的导火索,而且一旦吵起来,就会没完没了。

在解七奋七岁那年,三叔和三婶之间的矛盾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那一天,他们因为一件极其琐碎的事情又开始争吵,而且越吵越凶,谁也不肯让步。三婶本来就性子急,被三叔这么一激,更是气得浑身发抖,最后竟然失去了理智,一时想不开,喝下了一瓶农药。

当解七奋和其他家人发现时,已经太晚了。三婶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在痛苦中结束了,留下了解七奋和家人无尽的悲痛。

这一悲剧的发生,让三婶的娘家人根本无法接受。尤其是三婶的堂弟,他与三婶感情深厚,得知这个消息后,简直怒发冲冠。他无法忍受三叔的所作所为,甚至等不及三婶出殡的日子,就急匆匆地赶到了解七奋家。

一见到三叔,堂弟的怒火就像火山一样喷涌而出。他二话不说,对着三叔就是一顿暴揍。三叔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抱头鼠窜。

三叔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由三婶的堂弟发泄着心中的怒火。直到三婶的堂弟打累了,村里的人才纷纷赶来劝解。毕竟,三婶的娘家人在理,人家的闺女都已经死了,三叔挨这一顿揍,也算是一种惩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