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大荒之乱二(1 / 2)

八部云河 木虽榆 1182 字 17小时前

第50章大荒之乱二

三生石上的画面缓慢出现,飞速变化。

栗广之野的繁荣程度与日俱增,神灵们\"造人\"的热情也与日俱增。女娲造出的人类如此可爱,没有神不想拥有。但是却没有神可以造出和女娲一样的人类——毕竟没有谁不希望自己造出来的生灵有一点自己的特征或灵感,何况女娲作为初代神的天赋,并不是谁都能拥有。但诸神仍旧乐此不疲,三生石的画面飞快旋转,看得明河如云眼花缭乱。诸神盛世之后,大荒进入了一个更加蓬勃的时代。

原始神、初代神、二代神、三代神……之外,更有半神与异人以及人类的兴盛。起初神与神创造的半神、异人以及人类之间,界限并不分明,自然繁衍的生命也与神造出的生命享有同样的权利——生存的权利。

问题随着兴盛而来。

拥挤和复杂的关系带来了争斗,繁荣祥和的栗广之野陷入了战争。原始神、初代神原本与这些争斗无关,他们只需存在,而无需谋生,栗广之野只是他们无聊时一个消遣的去处,归谁也没关系。但问题在于,参与争斗的半神或异人几乎都是神造出来的。就像女娲庇护着人类一样,那些半神或异人身后往往也站着一个神——除了那些造完就忘不负责任的神,或者因为好几代繁衍早已认不出自己子孙的神。

仗越打越久,越打越糊涂,到最后根本分不清是谁和谁在打,为什么而打。

更糟糕的是,神和神打起来了。原本是为了维护自己“子孙”或\"小弟\"在打,后来变成了神与神互相看不顺眼了。

初代神想与原始神争谁才是盘古\"亲生\"的,半神和异人也想争谁是\"父神\"或\"母神\"亲生的,异人则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与\"神\"不沾边,至于人类,除了神之外,谁也不认。那些奇形怪状的半神或者异人,管你血统是什么,长得与自己不一样的统统称为\"妖怪\"。至于他们的\"母神\"女娲也是人首蛇身的模样,那就选择性忽略了——“双标”从那时候开始就是人类的标配。

大荒进入了漫长的战争时代,但是生命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反而在成倍地增加。

神不知道什么是死亡,造出来的生物自然也不会死亡。而与神不同的是,这些生物非常在意繁衍这件事。或许因为在诞生的方式上天然处于劣势,所以非常在意自己的种族能不能延续并强大。战争越激烈,他们繁衍越努力,以便拥有更强的战斗力。战争促进了各种族的快速进化,其中尤以人类为最。他们渐渐远离其它种族——他们称为\"妖怪\",只与人类通婚。形成了自己的部落,拥有了部落首领,并服从首领的命令。又逐渐有了分工,确保及时且平衡地提供战争所需。比如粮食、武器和人口。

大荒越来越拥挤,战争早就扩散到各处,至于栗广之野,早就从乐土变成了炼狱。除了战争,人们不再考虑别的事。

仁爱之神女娲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样,痛苦紧紧地攫住她,让她坐立难安。她只好去寻求天帝如云的帮助。

在三生石上看到如云出现时,明河不由露出会心的微笑。如云的模样与现在也没什么区别,只是一头银色的长发与现在的黑色短发有所不同。\"就和想象中的天帝一模一样。\"明河想,\"嗯,除了那满脸不耐烦的神情之外。\"

他一眼不眨地盯着如云天帝的脸,看着他不耐烦地听完女娲的倾诉,满脸无奈地叫来神农、后土、西王母等一众天神。

听不到会议说了什么,但看起来,从那以后神之外的生物从出生开始就被定下了\"死亡\"的结局。

战争带来了大量的死亡,大荒几乎一半的土地都被尸体覆盖着。无论是人类还是异人,都拥有神的祝福,所以死后魂灵不散,游荡于大荒各处,哀鸣着自己的痛苦与不幸。活着的生灵听着这些哀嚎,心中滋生恐惧——那是比死亡更长久的煎熬与不幸,他们整日不安,终日思考生命与死亡的关系,再也无心耕种与创造。

神们对死者魂灵的哀鸣和生者终日的惶恐都极为不满,女娲再度陷入不安与自责。

于是玄冥挺身而出创建地府冥界,收留这些魂灵。但死亡并没有消失,活着的人的恐惧也无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