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一开门,就瞧见他上身是藏青色的盘扣褂子,内衬塞了棉花在里头的,倒也不会觉得太冷。
是个喜欢新中式的小老头。
“翻译好了?咋来的这么早?”刘老显然没太清醒,眼睛都没昨晚大了,眼袋拖的大大的,像个吊床。
一把年纪,倒是个爱熬夜的。
姚澜把手里的信纸递了过去,“都好了,兴奋的睡不着觉,就数着时间等着给刘老你看看。”
“先进来吧!”刘老接过信纸,转身往里头走,低着头把信纸拉的偏远,一页页的看速度很快,一目十行的感觉。
等到书桌旁,刘老右手往桌面一摸,是他的老花镜,戴上后,看的更清楚了。
“嗯,这下我是相信你的翻译能力了。”刘老把信纸放在桌上,一双苍老的手盖在纸上,扭头看向她,“咱们研究所也是出了个会洋鬼子话的,到时候选人去国外学习,总算能分一杯羹了,不然每回都是给燕京啊沪市送名额。”
说完刘老就从抽屉里拿出新的信纸,一边写一边说,“你拿着信就到盛旭机电厂,黄隆那小子认识。去了就找王通,王总工,就说是刘夏华介绍的。”
约莫写了一百个字左右,刘老把信纸折好塞进了信封,封面上写着‘王通’二字。
拿到推荐信,姚澜嬉皮笑脸的夸了句‘刘老一大早怪精神的’就告辞跑去食堂了。
“姨,一根油条两个蛋,再加一碗菜粥。”
“小姚今天心情很好啊,一大早就笑的这么甜人。”大姨打趣着。
“还好啦~对了姨,咱食堂有红薯粉丝和干豆角吗?我想买一点,还欠别人一顿饭呢。”
“有有有,干豆角多的是,姨送你点,红薯粉丝的话是队里买的,你看看你要拿多少,我给你算便宜点。”
“得嘞,那谢谢姨了。”
红薯粉丝她就抓了两三百克,大姨算她三毛钱,是真给他算便宜了,外头买一斤也得一块五左右。
用装米的布袋装上后,姚澜快速解决早饭就去外面找黄隆了,约好是八点半左右。
从另一条道往上走,刚出去就看到了黄隆的车子停在那,许是听见关铁门的声音。
下一秒车子就发动了。
姚澜迅速爬上副驾驶,坐后头显得她像领导一样,还是坐副驾比较正常点。
“先去哪?”
车子缓缓开动,黄隆走的是坑坑洼洼的小路,比上回司令开的还要让人想yue。
“去盛旭机电厂。”报出地址,姚澜就昏昏沉沉的很想睡,大概率是颠簸产生的不适感
车子一停,她就半睁开眼睛,撑着坐垫边沿,把身子坐直,“咋了这是?”
“前面的拖拉机好像出故障了,堵着路咱也过不去。”黄隆干脆倒车后,把车子停在靠边的地方。
下车过去询问了那个开拖拉机的后,黄隆双手扒着车窗,扭头看了看拖拉机的方向,“打不着火了,估计得找人修呢,离盛旭还有段距离,咱等会吧。”
等?
这得等多久啊!
姚澜把门一开,侧坐在副驾驶,轻轻一用力就跳下了车,朝着拖拉机慢慢走近。
“咋整嘞,大队长还在村里等咱回去呢!”
“实在不行去附近厂里,找谁给修修吧,出点钱。”
“哪那么容易,厂子里的技术工修一次费用老高了。”
牙齿偏黄的一个大叔撑在拖拉机边上,“难不成咱俩推回去吗?这也推不动啊。”
大叔走到拖拉机后面,‘嘿’的延长调一响,轮胎就往前挪了一丢丢。
四舍五入,跟没挪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