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辽东风云起(1 / 2)

洪武二十年(1387年),应天府的晨曦温柔地洒落在奉天殿那流光溢彩的琉璃瓦上,折射出夺目而庄重的光芒,仿若为这座象征着皇权的巍峨建筑披上了一层神圣的金纱。殿内,气氛凝重却又涌动着热烈的暗流,明太祖朱元璋身着明黄色龙袍,龙袍上绣着的五爪金龙在晨光的映照下栩栩如生,似要腾空而起。他端坐在龙椅之上,身姿笔挺,目光如炬,紧紧地凝视着眼前那幅巨大的辽东地图,眼神中透露出一代帝王对江山社稷的深沉思虑与勃勃雄心。

太子朱标与皇太孙朱雄英分立两侧,朱标神色恭谨,脸上带着一贯的温和与稳重;朱雄英则眼神明亮,朝气蓬勃,虽年纪尚轻,却已隐隐展现出不凡的气质。在他们身后,汤和、冯胜、傅友德、蓝玉、常茂、徐允恭等一众身经百战的将领身姿笔挺,宛如一座座巍峨耸立、不可撼动的山峰。他们久经沙场,身上散发着浓郁的肃杀之气,那是在无数次生死较量中沉淀下来的独特气场。将领们偶尔交头接耳,声音低沉却坚定,低声探讨着关于辽东局势的见解,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

“这辽东还未收复回来,如今国力强盛,打不打?”朱元璋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仿若从幽深的胸腔中发出的沉闷雷鸣,在奉天殿内久久回荡。这看似不经意的喃喃自语,实则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众人皆知,这是圣上在广纳谏言,寻求最为妥当的决策。

朱标微微皱起眉头,眼中满是忧虑与思索。他犹豫了一瞬,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儿臣以为,如今国力虽渐强盛,有了一定的实力,但百姓历经多年战乱,才刚刚过上安稳日子。战争一旦开启,必定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导致民生艰难。依儿臣之见,不如再缓缓,让百姓得以进一步休养生息,待时机更为成熟之时,再图辽东也不迟。”朱标生性仁慈宽厚,心怀天下苍生,始终将百姓的福祉安危置于首位,实在不忍心让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被战争的硝烟所破坏。

朱雄英却眼神坚定,毫无惧色地挺身而出,侃侃而谈:“孙儿以为当务之急是即刻出兵。理由有三:其一,当下国富民强,兵强马壮,正是挥师北上、收复辽东的绝佳时机。倘若此时按兵不动,日后国内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国力难免受损,届时纳哈出必定会趁机进犯,我大明将陷入被动防守的困境。其二,倘若再任由纳哈出发展数年,他的势力必将愈发壮大,根基愈发稳固。待那时我们再想收复辽东,不仅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更要牺牲无数将士的宝贵生命。其三,辽东拥有广袤无垠且肥沃异常的黑土地,粮食产量十分可观。若能成功收复辽东,不仅能极大地扩充我大明的版图疆域,还能为百姓开辟更多的耕地,增加粮食储备,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故而孙儿以为,此次出兵收复辽东,势在必行。”朱雄英虽然年纪尚小,但思维缜密,见解独到,言语间条理清晰、有理有据,举手投足间已然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非凡的见识、勇气,令人不禁为之侧目。

众将领们听了朱雄英这番慷慨激昂、掷地有声的话语,心中热血瞬间沸腾起来。他们本就渴望在沙场上纵横驰骋、建功立业,听到有仗可打,压抑已久的激情瞬间被点燃,顿时纷纷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要奔赴战场,一展身手。“臣等也如此以为!”洪亮的声音在奉天殿内轰然响起,声浪滚滚,震得殿内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仿佛在宣告着他们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和无畏决心。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光芒。他缓缓站起身来,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一步步走到众人面前,声如洪钟般大声说道:“那就打!传朕的旨意:朕欲平定辽东,纳哈出拥兵自重,盘踞一方,已然成为我大明的心腹大患。诸位将军,可有信心完成这一重任,还我大明完整江山?”他的目光如利剑般锐利,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那威严的气势仿若能穿透人心,让人不敢直视。

“臣等定当全力以赴!”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气势磅礴,仿佛要冲破奉天殿的屋顶,直冲九霄。这震耳欲聋的呼喊声中,充满了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志在必得的必胜信念,仿佛他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前方熠熠生辉。

此刻,朱元璋的思绪如脱缰之马,飘回到了多年之前。那时,他刚刚攻克太平路,机缘巧合之下俘虏了纳哈出。彼时的他,势力尚十分微薄,周围强敌环伺,陈友谅、张士诚等反元势力虎视眈眈,时刻觊觎着他的地盘;而元军也对他穷追猛打,试图将他彻底消灭。面对成吉思汗手下赫赫有名的功臣木华黎的后代纳哈出,朱元璋深知其中利害关系。杀了纳哈出,极有可能引发蒙古各部的强烈反抗,届时元军必将倾巢而出,全力打压自己;同时,也会给陈友谅、张士诚等对手提供坐大的机会,让自己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他忍痛做出决定,放了纳哈出,只为向蒙古人传达一个明确的信息——自己并非要将他们赶尽杀绝,而是以天下苍生为念,寻求和平共处的可能。如今,时过境迁,他已登上皇位,建立了大明王朝,成为天下之主。然而,辽东却仍未收复,大明的版图还不够完整,这始终是他心中一块沉甸甸的心病,让他难以释怀。

“冯胜,傅友德,蓝玉听令。”朱元璋的声音骤然响起,如一道凌厉的命令,瞬间打断了众人的思绪。三人立刻反应过来,迅速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动作整齐划一,恭恭敬敬地聆听圣谕。“冯胜为主帅,傅友德,蓝玉为副帅。率军二十万出征讨伐纳哈出!务必将辽东收复回来,不得有误。其他人退下去准备,冯胜留下。”

“遵命!”三人领命,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在向天地宣告他们的忠诚与决心。蓝玉心中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持,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多年来,他一直渴望能在战场上崭露头角,摆脱在其他名将光芒笼罩下的阴影。他暗暗发誓,定要立下赫赫战功,让所有人都看到他蓝玉的实力与锋芒,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众人退下后,奉天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朱元璋和冯胜两人。朱元璋缓缓走到冯胜面前,目光中多了几分关切与叮嘱:“此番出征,责任重大,你务必谨慎行事。先驻通州,安营扎寨后,即刻派出大量侦察兵,务必打探清楚元军的消息,再做定夺。纳哈出拥兵二十余万,实力不容小觑。朕将这二十万大军交付于你,便是对你寄予了厚望。你定要不负朕望,平安归来,凯旋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