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秦逵和户部尚书夏元吉退下后,御书房安静下来。
朱元璋惬意地靠在龙椅上,端着心爱的汝窑茶盏品茶,朱雄英坐在一旁,语气郑重:“爷爷,孙儿想向你讨要十个人。”
朱元璋放下茶盏,目光投向朱雄英,眼中带着疑惑与关切:“你要十个人做什么?”
朱雄英坐直身子,神色认真:“爷爷,如今大明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北元、倭寇虎视眈眈,朝堂也不安稳。我打算组建自己的情报网络,配合锦衣卫,好掌握各方消息。所以孙儿需要十名会武艺、识字的人,最好是女子。”
朱元璋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咱的暗卫锦衣卫还不够你用?”
朱雄英不假思索地回应:“暗卫是爷爷的刀,锦衣卫是爷爷的耳目,孙儿要的是自己的耳目。况且,一只耳朵听到的东西容易不全。”
朱元璋接着追问:“可你为何非得要女子呢?”
朱雄英条理清晰地解释道:“女子入酒楼为歌姬,进绣坊作织娘,入高门当婢女……比男子更不易惹人疑心。收集情报时,她们能更好地隐藏身份,融入各种场所,悄无声息地获取关键信息。而且收集情报时会接触书信、账本,识字的侍女能快速判断信息价值,准确记录。我还打算搞一套特别的情报传递方式,不识字可不行。这十人作为孙儿发展的班底。”
朱元璋听后,忍不住大笑起来,脸上带着几分调侃,打趣道:“你这小子,这么神神秘秘,爷爷还以为你要准备造反呢!”
朱雄英也跟着笑了起来,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同样打趣回道:“爷爷,要是孙儿真造反,您说不定还会问,大孙儿兵力够不够,不够,朕的禁卫也拿去。”
两人相视笑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才慢慢收住笑容,抬手轻轻抹了抹眼角笑出的泪花,脸上恢复了几分严肃,看向朱雄英说道:“说回正事,你这情报网络,往后可得好好建设,用好了可不比几万大军差。”
朱雄英也立刻收起笑容,神色认真地点点头,说道:“孙儿明白,这情报网络的重要性,孙儿还是清楚的。”
朱元璋拍着朱雄英的肩膀说:“我让大虎去挑,他办事我放心,肯定能找到得力帮手。”
朱雄英起身双手抱拳:“那我就等爷爷的好消息啦!孙儿先回东宫了。”说完,迈着沉稳步子离开御书房。
然后,朱雄英就摆驾回到东宫。
朱雄英没有径直走向书房,而是转身来到了花园。别问为什么要去花园,因为,要摸鱼。
午后的阳光柔和地洒在花园里,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送来阵阵芬芳。
朱雄英惬意地躺在花园的摇椅上,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小菊轻手轻脚地走过来,手中端着一个精致的托盘,上面放着一杯刚泡好的香茗。她将茶轻轻放在一旁的石桌上,柔声说道:“殿下,您请用茶。”朱雄英微微睁开眼,笑着点了点头:“小菊,还是你贴心。”
另一位侍女则拿着切好的水果就往朱雄英的嘴里送。朱雄英一边吃着水果,一边伸展了一下身体,享受着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在御书房里一直紧绷着的神经,此刻终于放松了下来。
吃完水果,他一边品茶,一边望着天空中飘荡的白云,一边感叹罪恶的旧社会的好处……
与此同时,在御书房这边,朱雄英刚一离开,朱元璋便高声唤道:“大虎!”大虎迅速走进御书房,单膝跪地:“陛下,请吩咐!”
朱元璋神色郑重:“你去给咱大孙挑十来个武艺高强且识字的侍女,此事关系重大,务必仔细挑选,不可有丝毫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