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送张红梅天价条发带(1 / 2)

张红梅闻言,心里感觉很踏实。

下午火车到达朝阳公社。

电影院就在附近。

王大庆花了八毛钱,带三人进了场。

观众席上早已坐了不少人,吵吵嚷嚷的。

“人多凑一块也暖和点。”

王大庆怕两个城里来的姑娘不适应,毕竟乡下电影院远不如城里,都是老房子改造的,四处漏风,来观影的人也没什么素质。

张红梅和陈倩没多说,只是点了点头。

四人找了个位置坐下。

王大庆见张红梅在哈气搓手,便把早准备好的军大衣递过去:“女生体寒,伤了身子可不好,你们俩盖着,一起暖和。”

昨天王大庆提醒过她穿厚点,她嘴上答得爽快,结果还是准备不足,张红梅有点不好意思地接过。

“谢谢王知青关照。”

陈倩倒是大大方方地接过军大衣,抖开后盖在她和张红梅膝盖上。

这时,胶片转动声响起,漆黑的银幕上跳出一颗红五星,现场的吵嚷声渐渐安静下来。

“快看,那是咱们公社的粮车!”电影正式播放,前排有观众大声喊叫。

银幕上,十几挂大车正碾过封冻的松花江,车轱辘绑着防滑链,在冰面上擦出金红色的火星子。

张红梅也被画面吸引,跟着剧情看得入了神。

前世王大庆早就把《车轮滚滚》看了不下几十遍,剧情早就滚瓜烂熟。

他分心观察张红梅是否冷到了。

情节缓和时,他抓住空档,掰开一块焦黄的粘豆包递过去:“里面掺了供销社新来的古巴糖,尝尝。”

后排角落。

林海洋的目光始终盯在王大庆和张红梅身上,牙齿咬得“嘎嘎”作响。

“散场人挤人的时候……”陆志新凑到林海洋耳边低语。

这时,电影播放到风雪夜送军粮的马车队遭遇轰炸的情节。

画面和音效交错,仿佛就在观众眼前爆炸,不少人吓得惊呼出声。

张红梅看得正投入,随着爆炸画面下意识地往后一缩,后脑勺撞上了王大庆的臂膀。

“怕的话,就攥着这个。”王大庆把一个温热的铜手炉塞进她手里,炉身錾着五角星,给人极强的安全感。

此时,银幕忽明忽暗,马车队冲过燃烧的桥梁。

“同志们,冲啊!”

银幕里的呐喊震得扩音喇叭发颤,现场观众也激动得跟着大喊。

张红梅抓稳手炉,小声道谢,却听见一声轻笑,转头发现王大庆嘴角勾着弧度,不由得狐疑地瞅了他一眼。

就在这时,后方放映员调整音量,滋啦滋啦的电流声格外刺耳。

就在此时,王大庆猛地伸手,挡在张红梅头顶,并大声提醒:“低头!”

张红梅听到王大庆提醒,赶忙低下脑袋。

“大庆哥耳朵比野兽都灵敏。”马国宝在后排哈哈大笑。

这年代,连电影这种精神粮食也是匮乏的。

朝阳公社电影院几乎每天都放映《车轮滚滚》。

马国宝看了好几遍,流程都懂了。

每当银幕播放马车队冲过燃烧的桥梁,放映员调低音量的同时,就会撒一把沙土或是雪团,制造银幕内外的真实感。

这不,在王大庆开口时,几个小雪团正好越过张红梅头顶。

知道流程又调皮的几个观众,拿着小杆子乱舞,雪团被打碎,雪花翻飞。

电影里手风琴伴奏的《二月里来》响起。

“啪啪。”

观众们激动鼓掌叫喊,响彻整个影院。

有些对剧情早已熟于心的观众,悄悄地抹眼泪。

这一刻,银幕内外仿佛处于一个时空,命运彼此交织。

掌声逐渐消散,“剧终”的大字浮现,随即银幕亮度猛然增强,滚动起幕后制作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