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朝食(1 / 2)

等老夫人用了晚膳,又安置好,已是深夜。

今儿府里出了事,各房都守着自己的院子,安安静静的。

底下的下人虽不知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却知道暮雪轩有一批丫鬟婆子因为失职被贬到了庄子上。

杀鸡儆猴的效果还是十分好的,连松鹤堂的丫鬟们无论是否当值,都等到老夫人歇下了才敢回自己的屋子,生怕出了差错,在这风口浪尖上被安上不尽心的名头。

昨儿老夫人亲口允了林岁安的假和给她家里的赏赐。

一大早,赶在林岁安出府前,红藤便称了二十两银子,叫账房的三等丫鬟盘儿送了来。

林岁安接过银子,笑了笑同盘儿道:“难为红藤姐姐昨儿那么忙,还将这事儿记在心上, 劳你代我谢谢她。”说着又给了盘儿几个铜板儿算是跑路钱。

盘儿笑盈盈的接了,转身便去同红藤回话。

林岁安将干娘给自己做的但已穿不了的衣裳收拾好,今儿出府拿给阿爹,带回去给妹妹喜儿穿。

她大多数时间都在府中,穿的都是府中绣坊做的二等丫鬟的衣裳。干娘给做的那些衣裳,一年到头也就出府那几天上上身。

且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基本上去年的衣裳,今年便不能穿了,那些衣裳都还是八九成新。

衣裳料子虽不是绫罗绸缎,但也是细棉布的料子,且款式都是时兴的。妹妹林岁喜只比她小两岁,拿回去给她穿正好。

衣裳收拾好了,从衣橱中上锁的大箱子里拿出一贯铜钱,又抱出个上了锁的小箱子,从小箱子里拿出些银子。

那小木箱里装着值钱的金银和一些首饰。

林岁安在里面挑了挑,选了一对儿桃花样式的银耳钉和两颗素面儿的银戒指。

银耳钉和银戒指都不算值钱,乡下有那心疼媳妇儿女儿,家中又正好有些余钱的也会买来戴戴。这两样拿回去给妹妹和阿娘做礼物正正好。银耳钉给妹妹,两颗戒指给阿娘。两样都不打眼,便是在林家村,平时戴出去旁人也不会说什么。

昨儿她看了弟弟林岁康写的字,不过才进学大半年,写的便已经有些模样,比她可强了许多了。今儿便再买些笔墨纸砚和用得着的书叫阿爹带回去。

另还有她抽空给阿爹和舅舅做的两双耐磨的羊皮靴子。

鞋子做的是冬天的,原想着等家里这次来了信,等下回回信时便将鞋子一同寄回去,一来一回算算时间便到了秋日,到时候天气凉了,穿起来就正好,冬日里阿爹和舅舅出门在外也暖和些。哪知阿爹和舅舅这就来了,便一同带回去。

且难得出府一趟,阿爹和舅舅也来了京都,怎么都得去干娘家拜访才是。

东西装了一个大大的包袱,林岁安拎着大包袱往后角门儿去。

昨儿府中处置了一批丫鬟,连后角门儿的严妈妈都不敢闹幺蛾子,规规矩矩的按照规矩检查了,便放了林岁安出门。

雇了马车,林岁安径直往阿爹和舅舅住的客栈去。

林定山、张成业和赵兴昌三人来京都搭的是荣威镖局的顺风船,住的客栈也在荣威镖局旁的巷子里。

巷子里这家客栈,都同荣威镖局有些渊源,里面住的也多是荣威镖局的镖师和一些客商。

林岁安到时,林定山正站在客栈外张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