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完生产车间之后,廖海星向众人介绍了酒厂的现状,酒厂承包商出事之后,县里和镇里拨了一点款,用于厂里的复工复产。
现在厂里基本已经恢复生产,但是因为资金不足,产量一直无法达到之前水平。每天做的酒不足原来的一半,工人都是半薪工作,一半人上一天,另一半人休息,然后轮换着。欠那些供应商的钱,已经做了协商,每月付一点。
销售情况反而比之前要好一些,部分酒一直是脱销,并且由于产量不足销售价格还涨了一点。
参观结束,镇里给安排了中餐,放在镇上最好的酒楼。程懋成本来要拒绝的,林昉跟他私下说,不要驳了黄长发的面子,一来如果以后酒厂被他们收购了,还需要和黄长发经常打交道,二来有刘蕾在这里,就放心地吃。当然标准还是要和黄长发说好,不能搞得太浪费。
于是众人便随黄长发来到肃州府酒楼,这家酒楼在十年后分店开到了钱城和魔都,当然林昉对开酒楼并不感兴趣。
众人分两桌就餐,黄长发、叶毅升、廖海星、胡延奎陪同李岳山、程懋成、林昉、丁成刚、刘蕾一桌。陆力和镇里的一位女干部,陪着丁媛媛、顾晓惠、战宇峰和李喻波一桌。上的菜基本上都是当地特色菜和酒店里招牌菜,当然免不了酒厂自己出产的酒。
丁成钢好酒,程懋成便不喝酒,回去时由程懋成开着他的奥迪。
林昉虽然不爱酒,但是也品了品,酒厂里的两款酒,应该是厂里比较好的酒了,是10年的五峰白酒和12年的茯苓当归酒,在林昉这种不好酒的人来说,这个10年的白酒肯定不如那些名酒,12年的茯苓当归酒比较醇厚,但是药味有些浓,不适合商务和喜庆等场合宴请。
胡延奎应该是一个酒痴,上桌就向众人介绍如何区分好酒与普通酒,看什么色泽啊、口感啊、挂杯度等等。林昉只做了解,他不准备做深入研究,专业事还是要专业的人干。
酒过三巡后,黄长发终于开始问投资的事:“程处长、丁科长,林顾问,这次你们看了我们酒厂,整体感觉如何?”不问投资人,反而问他的外援,黄长发这个副镇长不是白干这么多年的。
肯定不能说不好,同时也要说出自己的看法。程、丁两人在官场也待了一些年,当然会说一些比较官场的话,反正好的,不足的都说了。
轮到林昉了,林昉却不准备这么说,他说道:“黄镇长、叶主任、廖厂长、胡工,这厂品牌没问题、工人也是成熟的,说实话我觉得产品还是有待于提升,当然这是我们投资酒厂之后的事情。来之前,我舅舅已经决定要投资了,实话实说,不然我们就不必来了。只是现在我们的资金还是有些不足,所以这次请懋成哥、成钢哥一起来,让他们帮着找投资。现在我想问镇里和厂里,是怎么一个想法的?”
然后看李岳山一眼,问道:“大舅舅,你看我有没有说错?要不要补充?”来之前,一家人都商量好了,商量了三套方案,方案一:现在能拿出100万,再贷款100万,获得51%的股份,方案二:准备400万-500万,买下酒厂,给县里和镇里留20%的股份,方案三:自己出资100万,找外部投资500万-1000万,买下酒厂,升级产品,造新酒,按林昉的营销方案全面投入市场。
前两种方案,造新酒和大力投入市场,只能慢慢来,但是现有的产品必须全面升级。
李岳山看着众人说:“小昉的意思说得很清楚了,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李岳山就是一个好中医师,看病做药卖药没问题,但是让他谈生意真的是八十老汉扛石磙——力不从心。
黄长发没想到林昉这么直接,心想年轻人还是年轻人,心急了一点。他看了看廖海星,廖海星会意黄长发的意思,说道:“请问李总和林顾问是怎么样一个投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