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洞庭商帮和漕帮(1 / 2)

苏王府内。

晚宴已经散席。

大部分人都走了,包括苏州城原本的一些达官贵族,文坛巨擘。

这群人还有自己所谓的尊严,不会低着头颅,厚着脸皮去特意巴结这个新来的太平天国苏王。

但是商人就不一样了。

席间留下的几乎全部都是商人。

其中有洞庭帮商人,还有漕运帮商人。

历史上的洞庭帮商人在清军和太平军在苏州交战之际,纷纷群趋沪江,成为了买办商人。

他们在上海开辟了买办业,银行业,钱庄业等金融实体和丝绸棉纱等实体行业。

而现在洞庭商帮的生意涉及米,粮,丝绸布匹,他们什么生意都做。

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是这商帮的一大特点。民间有句谚语“钻天洞庭遍地徽”,意思是洞庭商帮和徽商平分江南秋色。

而漕运帮商人是指在京杭大运河负责漕运的一帮商人。

历史上这群商人将在洋船的打击下,漕运逐渐被洋人轮船的海运所取代,逐渐走向末路。

这也是李鸿章后面筹建轮船招商局的主要原因,用来抵制海运被洋船所控制,从而掌握在我们华夏自己手里。

宴席上,随着一箱箱黄金搬了上来。

洞庭商帮的领头人物席品方出声说道:

“苏王,这是洞庭商帮的点点心意,不成敬意。”

赵苟心里有点好笑,这哪里是点点心意,不过赵苟什么话都没说,静静等待他的下文。

见苏王在等他继续说,便接着开口道:

“这点心意一是为了感谢苏王没有在苏州大动干戈,没有殃及到我们的生意。”

“二是我们本来做好打算在清军和太平军交战之时,以防祸事,我们到上海去发展我们的生意,虽然现在没有发生战事,但我们已做好了前期准备,所以上海我们还是准备去的。”

见赵苟再次点了点头,席品方继续说道:

“但是现在上海也不太平,小刀会横行上海,所以还请苏王去节制一二,护佑一下我们洞庭商帮。”

赵苟闻言后出口问道:

“苏州现在非常安全,为何一定要去上海?”

席品方闻言点了点头,但也说出了他的想法,

“上海是通商口岸,商贸业特别发达,去那里不仅有很大商机,可以开展丝绸棉纱等实业。而且商人钱币流动金额也一定很大,我们准备去上海开办银行,钱庄,但这些必须要很强力的后盾,我觉得苏王就可以做这个后盾。”

赵苟闻言眼睛大亮。

银行,钱庄。

这些可都是能赚钱,能吸财也能生财的生意。

赵苟不得不佩服这些商人经商的本事,以他的能力就算能想到,也搞不出来。

“没问题是没问题,但是我的好处是什么?”赵苟一脸笑意地问道。

席品方跟他们商帮的成员对视了一眼,然后伸出了一根手指,说道:

“一成干股。”

赵苟闻言,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

席品方这次不仅将目光抽了回去,还跟商帮其他成员讨论了起来,讨论了一会儿才说道:“两成干股,苏王,这个怎么样?”

这已经是他们洞庭商帮能开出的最大条件了。

没想到赵苟还是摇了摇头。

席品方等一众商帮成员瞬间脸色大变,不少人的脸已经黑了,认为这个苏王心太黑。

赵苟这时缓缓开口道:

“我一成不要,但是要允许我的人去你们银行钱庄上班学习。”

席品方等人的脸色这才好转,纷纷向赵苟竖起了大拇指,佩服苏王的魄力与见识。

不过席品方虽是商人,在乎蝇头小利,但有些东西他也知道,苏王不要是他的事,但是他们得给。

最后在席品方一众人的再三恳求下,赵苟不得不收下了这白得来的一成干股。

事情谈妥,洞庭商帮的人在此地也没有继续逗留下去的意义,况且还有人等在后面呢!

于是,他们纷纷向赵苟告辞,离开了苏王府。

接下来就是漕运商帮的事情了。

他们亲眼目睹了洞庭商帮和苏王之间的交易。

苏州漕帮老大叫胡坤,见洞庭商帮走了之后,他从怀里掏出了不少的银票递给了赵苟。

赵苟接过银票将银票放到了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