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挺直腰板,眼神犀利如鹰,不假思索地回道:“高省长,我正想跟您提呢。常规的督导检查,下面早有准备,容易流于形式。我建议成立一个特别监督小组,成员从纪委、公安厅、省委办公厅精挑细选,搞明察暗访。不打招呼、不定路线,直接插到基层一线,抓那些打折扣、搞变通的典型。”
高育良微微点头,镜片后的目光闪过一丝赞许:“嗯,这个思路不错。不过,小组的行动要精准高效,不能打草惊蛇,还要注意证据收集,一旦发现问题,必须铁证如山,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无从狡辩。”
祁同伟心领神会,接着说:“我打算挑选一些办案经验丰富、熟悉基层情况的同志,分成几个小组,分片包干。他们乔装改扮,以普通群众、投资商、办事员等身份深入各个关键环节,从项目审批到民生资金发放,只要有猫腻,一定能揪出来。而且,为了保证信息畅通,咱们建立一条直连省委的专线,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绝不拖延。”
高育良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踱步沉思片刻后,语重心长地叮嘱:“同伟,这次任务艰巨,监督小组肩负重任,就是省委的‘钦差’。咱们既要严肃处理违规违纪行为,起到震慑作用,也要保护好那些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的干部积极性。对于如实反映问题、积极整改的,要给机会;但对那些执迷不悟、顶风作案的,绝不手软,一定要让全省干部都看到省委推进工作、整饬吏治的决心!”
数日后,监督小组如隐秘的利剑,悄然出鞘。第一小组的组长赵刚,是一位从基层摸爬滚打多年后调入纪委的“老纪检”,他带着两名组员,扮作前来洽谈农业投资的商人,奔赴北部的几个农业大县。
他们的第一站是宁山县,听闻这里的特色农产品种植项目是本次省委重点扶持计划之一,可落地情况却有些扑朔迷离。车子刚进县城,赵刚就敏锐察觉到异样。本该热闹的农业局招商办,却门可罗雀,工作人员闲散地聊着天,对他们这些“送上门”的商人爱搭不理。
赵刚不动声色,递上名片,笑着说:“我们对你们这的优质果蔬种植项目很感兴趣,想了解下目前的土地流转、政策扶持落实得咋样啦?我们资金都到位了,就盼着能快点开工。”一位工作人员敷衍地翻出一本皱巴巴的资料,随口介绍几句,眼神却飘忽不定。
待离开招商办,赵刚给组员使个眼色,三人分头行动。组员小李佯装迷路,在农业局办公楼里四处转悠,无意间发现一间办公室里,几个干部正围坐在一起,对着一份文件唉声叹气。凑近一听,原来是在抱怨省委的扶持资金监管太严,到手的“油水”少了,正商量着怎么找借口拖延项目进度,把资金先挪到别的“灵活”项目上。小李佯装若无其事地离开,迅速将情况汇报给赵刚。
与此同时,组员小张跟着一位当地向导去看所谓的“示范种植基地”,却发现大片土地荒芜,只有几块象征性种着作物的田地里,庄稼长势萎靡。向导偷偷透露,之前上报的种植面积和资金投入大多虚报,实际都进了一些干部的腰包,真正用于农业生产的少得可怜。
赵刚怒火中烧,却强压心头,将收集到的照片、录音等证据加密传回到省委专线,并附上详细的调查报告:“宁山县农业项目执行严重走样,部分干部存在截留资金、消极怠工等问题,建议即刻展开深度调查,严肃问责相关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