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说破天,还是教育问题啊(2 / 2)

但杨齐也理解他。

毕竟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嘛。

杨齐心里感慨:“距离前世那次任务,不知过了多久,这突然又要为国家执行任务了,还挺紧张嘿。”

点上根烟,杨齐紧了紧身后的旅行背包,迈开步子,就朝汽车站边上那些叫客的三蹦子走过去。

似乎在北方,这种处于常规交通体系外的交通方式,总是很常见。

“小伙子,去哪儿呀,来坐我的,保证又快又稳,呵呵。”

刚走到排成一排的三蹦子们边上,就有个留着长头发,胡茬有些乱、大鼻子的中年大叔招呼杨齐。

杨齐嘿嘿一笑,问了车钱,眉头皱起,学着以前跟妈妈逛当地“马家巷”时的口吻,跟大叔还价:“10块太贵了吧?5块走不?”

长发大叔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黄白参差的牙齿,道:“看你这娃年纪不大,还挺会讲价,8块——”

不等不满的杨齐说话,长发大叔拉近杨齐,小声道:“不信你问问他们,看8块走不?”

杨齐也是闲得蛋疼,竟然跟大叔你来我往地砍了好一会儿价,最终两人以7块的价钱成交。

人都说一个人到了外地,要想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坐出租车。

可这会儿载着杨齐的这位长发大叔,似乎比起出租车司机来说,也不遑多让。

杨齐知道,像大叔这种年纪的,孩子不是在上大学就是已经成家了,平时又没什么娱乐方式,所以见了生人,总有着强烈的表达欲。

即便到地方杨齐扫完码下了车,那大叔还神秘地对杨齐说道:“小伙子,你不知道,来咱灵石,碰到什么车你得躲远些。”

杨齐听这话,下意识就将大叔说的事情跟国胜交代的任务联系到了一起:“该不会是……”

看杨齐讷讷,那大叔调好车头,有模有样地右手放在嘴上,又压低了几许分贝,对杨齐道:“比如说晋K……这些车牌号……”

杨齐笑着跟大叔再见:“谢谢大叔啊……”

灵石县,隶属河东省晋中市。

据史料载,春秋,始置邬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文帝杨坚北巡挖河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

“说起来,这灵石县还挺有点文化底蕴呢。”

躺在“华悦公寓酒店”的单人床上,杨齐翻看着手中关于灵石县的介绍,喃喃评价了这么一句。

点上根烟,从背包里掏出国胜交给自己任务资料,忍不住又大摇其头:“本来平平无奇的一个北方小县城,却不曾想因为如此恶劣的事件而进入人们的视线,还真是,呵呵呵……”

感慨归感慨,但他不想因为同情,而对目标手下留情。

用完晚餐,杨齐这便坐定,调出“时空画面”,将那八个罪魁祸首的资料一一调取出来。

“看上去,没什么背景啊?”

可没背景为什么会做出8个围殴1个小女孩的恶劣行径?

杨齐循着“时空画面”调取出的线索,继续追查。

“哎,果然是家庭教育问题,”杨齐看着“时空画面”里这些在华夏大地随处可见的、这八个家庭普遍存在的落后家庭教育问题,叹道,“说破天,还是教育问题啊……”

杨齐来之前还想着,要是这些家长有谁谁谁是社会人员,说不得得狠狠教训一顿才解气,可现在……

便在此时,一进门就打开的电视里,播放着有关灵石本地人请愿要求严惩“凶手”的新闻。

“但是民愤又不能不平息,怎么办?”

杨齐还是第一次处理这种社会事件,一时间还真想不出什么又能平息民愤、又不犯纪律的办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