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赵大妈的信,紧接着便是赵红星的。
他是瞧见他娘写信,也按捺不住,想跟苏浅梨汇报一下自己近来的情况。
这段时间,他和柱子哥四处奔波,跑遍了青山县的各个单位、工厂,全力推广万盛村的豆腐香干,没想到进展格外顺利。
不仅如此,他们还大胆拓展业务,前往附近县城。
起初,他们心里直打鼓,还担心要费一番心思和口舌,到了那儿才发现,当地商家早就听闻万盛村香干的美名。
他们有时只需要简单提供试吃,订单就哗哗的来。于是他们不停转移阵地,这段时间两人忙得不可开交。
赵红星在信里难掩兴奋,如今他和柱子哥已经能独当一面,十分感谢苏浅梨当初的悉心指点。
在村子里,他的地位也今非昔比,好多孩子都把他当作大哥,就连曾经瞧不上他的大爷大妈,如今也对他赞不绝口。
这种被认可的感觉让他成就感满满,他娘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每天都喜笑颜开,走路都带风。
苏浅梨看着信,脑海中轻而易举就勾勒出了相应的场景。
毕竟,赵大妈的女儿是豆腐作坊的工人,儿子又是豆腐作坊的主要推广人员,自己还负责豆腐作坊的香辛料供应。
家里个个都是能挣钱有出息的,换做是谁,都得乐开了花。
赵有田:……钱不钱的无所谓,我最大的出息就是听媳妇话。
最后一封信是大队长写的。
信的开头,大队长便提及豆腐作坊近来订单量一路飙升,形势大好。
由于业务不断扩张,作坊已经连续三次扩招工人,还新建了五间房,但地方还是不够,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还得加盖。
作坊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所有人都在加班加点地干活。
甚至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主动前来帮忙筛选、清洗黄豆。
他们不图报酬,纯粹是被这热闹的发展势头所感染,就想凑凑热闹,见证村子里这份蒸蒸日上的繁荣。
除此之外,大队长在信中还写道,县长亲自来找他,抛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提议——希望万盛村能够接手县城的如意豆腐厂。
原来,如意豆腐厂如今效益惨淡,订单寥寥无几,连员工工资都难以按时发放,正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困境 。
倘若万盛村接手豆腐厂,那么厂内所有人员的调配工作都将由他们自主负责,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涉。
甚至在招聘新员工时,也可以优先考虑万盛村的村民。
村长寄来这封信,就是想跟苏浅梨仔细商讨一番,万盛村究竟要不要接手如意豆腐厂。
苏浅梨拿着信,沉思片刻,便明白了孟县长的良苦用心。
孟县长此举,一方面是想保住如意豆腐厂工人的饭碗,避免他们失业;
另一方面,也是看好万盛村豆腐作坊未来的发展,说不定不久的将来也能成为青山县的名片。
所以,将如意豆腐厂所有的经营决策权,毫无保留地交给万盛村,这无疑是极大的信任与支持。
万盛村本就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如今直接接手如意豆腐厂,既能迅速扩大产能,又能整合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不失为一个绝佳的发展机遇。
从长远来看,这算是万盛村豆腐作坊迈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关键一步,苏浅梨坚决支持。
村长在信里还提及了一件颇有意思的事。
前阵子,县政府食堂前来下订单时,有个叫李岩的工作人员表现得十分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