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实在不行放大招(2 / 2)

她想起华国前几年从高卢国购入的14架“超黄蜂”直升机,按照计划,今年便会开始交付,时间差不多就在两个月之后。

苏浅梨眼眸一亮,转头看向苏父,急切地询问:

“爸,我记得您书房墙上挂着的报纸,上面报道了咱们国家在高卢国订购直升机的事儿,是不是今年就开始交付了?”

苏煜辉被问的一愣,但很快点头,“没错,很快咱们部队就要负责这件事了。”

苏浅梨顿时激动起来,“咱们这次派出去这么多条船,正好可以往高卢国绕个路。和他们协商一下,先把一部分直升机运回来。”

实际上,这些直升机交付期横跨数年,直到70年代末才完成全部交付,而且是分好几批运回。

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受限于当时高卢国制造业的产能,生产进度无法做到一蹴而就;

另一方面,华国自身的运输能力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无论是运输工具的承载量,还是航线规划、运输途中的防护措施等,都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也使得运输工作只能分阶段、有序地进行 。

对于这样的安排,龚启明和苏煜辉两人都觉得非常好,国家的资源肯定是要充分利用。

先不说这次外交交易能不能顺利完成,至少出去一趟,能拉回一些直升机,让船不走空,也是不错的结果。

何况当下,一切都还有转圜余地。

虽然临时调整部署,一下子有大量工作要安排,但每到这种关键时刻,华国人骨子里特有的团结精神与使命感,便会彰显无遗。

而且苏浅梨始终相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棘手的难题也能攻克,再艰难的任务也能完成。

华国未来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就是最好的证明!

另外,苏浅梨已经有了另外的考量,来弥补国防武器制造经验的缺失。

因为,在她的空间书房里,珍藏着许多关于武器研发制作的书籍,那些都是近现代最先进的武器合集,但凡拿出来,一定能震惊这个时代。

到时候,她可以选择合适人选,比如李振德老先生。

他是导弹研发领域的专家,上辈子在被苏梦橙救后,没有因为她的恩情裹挟把研究资料给她,而是坚持上交国家。

虽然他受到国家重用,但后来也因为苏梦橙的报复,最终落得惨死的下场。

但这辈子不一样了,苏梦橙不足为惧。

而且救李振德老先生的人,也换成了苏浅梨,以她对老先生的了解,若把这些书籍给他,一定能发挥巨大作用,为国防安全注入强大力量。

苏浅梨暗自思忖,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可行,后续得找个时间,静下心来仔细琢磨其中的操作细节。

尽量寻找如何在不暴露的前提下,将这些珍贵资料送到李振德老先生的手中,使其发挥最大价值 。

这边龚启明已经出发,去向上级汇报调整部署的事情。

苏煜辉也急忙去找罗司令和霍师长商量,提前去接回高卢国的直升机。

……

京都一个四合院的书房内,一男一女正在喝茶。

“那消息传出去了吗?”

男子低沉的声音说道:“派人去传了,相信很快会有回信。”

“那就好!我记得你说过,苏煜辉的一个女儿和我们联系上了,一直在考察,叫什么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