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庆离开煤矿后,在四下无人处,把爬犁收入灵泉空间,沿原路步行回民主屯。
因为不着急,他走得很慢,一边观察环境,免得再碰上巡逻民兵,毕竟不是每次都那么好运气,有个垫背的。
八点整,回到民主屯火车站。
民主屯是个大屯,供销社就在火车站后面。
供销社销售的东西和城里大体差不多,就是数量少得多,有些还得“预约”等货。
前世王大庆没少在供销社转悠,对里面陈设很熟悉,进门后直奔柜台,把票据放上去:“五头牛犊,三只羊羔,旱黄瓜籽要半斤,耐寒大白菜籽两斤。”
大清早的,供销社值班的只有一个大姐,懒洋洋地坐在椅子上,扫了眼票据,道:“牛犊、羊羔走后门自己牵去,其他的等回来再取。”
这位大姐一向态度就不怎么好,王大庆也不意外,转头去了后院。
牛羊圈是露天的,里面牛羊挤在一起,看着都没什么精神头。
王大庆挑了好一阵才搞定,之后又用灵泉水喂了几口,牵着绕到前院,用麻绳拴好后重新进店。
“再来二十盒虎标冻疮膏,煤油灯罩配两台。”
“小同志,这天寒地冻的,票得省着点花。”大姐意味深长地说道。
民主屯距离边境几十公里,冬天零下三十度是常有的事。
知青们没概念,一到乡下就把带来的票花个精光,没东西吃、被冻死的情况不在少数,隔壁屯今年就死了三个。
此刻,供销社的大姐见王大庆出手阔绰,仿佛看到了他的未来,心里盘算着,真要出了事,就把东西回收后拿去鬼市转卖,还能狠赚一笔。
不说大姐的小心思。
前世王大庆还真就被冻成了瘸子,若不是张红梅及时给了他冻疮膏,他恐怕早就命丧黄泉。
今生当然不会再走老路。
王大庆语气淡淡地谢了大姐的提醒,拿上所需物资、留下票据后离开。
这一趟供销社之行,几样物资就花掉了他所赚的大半,比农村一家人一整年的收入还多。
可王大庆心里却并不踏实。
民主屯的农户们年年不用买棉服等耐用品,过冬前也早早备好了柴火和取暖所需的资源。
而他这些都没有,想要好好过完这个冬天,还得继续努力。
走了一半,他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牛羊送进灵泉空间。
空间里昨晚放进去的四头猪崽已经大了不少。
这灵泉空间里的生长速度的确比外边快得多,牛犊羊羔养上十天半月,就能膘肥体壮、可供宰用了。
“留一头牛拉车代步,再留下能配种的公母,其他长大了就卖……这样一来……”
王大庆心里美滋滋地规划着,想靠这一套运转出“正循环”,踏实过好这一辈子。
没过多久就回到了家。
他吃了点饭,一边在空间里种植蔬菜。
半小时后,他又来到后院动手种菜。
地上的土被冻得硬梆梆,气温也低,正常情况得等春天雪化了才适合播种。
王大庆之所以敢违背常识,是因为他有灵泉。
他抡起镐头翻土,费了好大劲总算搞定,掏出旱黄瓜籽下种,又拌了点草木灰掺进去。
每一个种子坑,他都特意先泼上灵泉水再盖土,最后用装着灵泉的水壶均匀洒在地面。
他心想,虽然外面不能像空间那样加速疯长,但在零下的环境下种旱黄瓜本身就违背常识,若被人发现不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