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大唐落幕,无人喝彩(5)崔胤丧命,昭宗被劫洛阳(2 / 2)

大唐气象 贪狼木 1747 字 9小时前

崔胤对此毫无所知,满腔热忱的投入到训练士卒、购置武器、修缮城防中,忙的不可开交。只是他没发现,朱全忠那张貌似温和的脸上,已开始变得狰狞。

元佑元年(904年)正月,朱全忠密奏朝廷,举报崔胤专擅权力,扰乱国家,离间君臣。请求将他及其同党郑元规、陈班等一并处死。

昭宗一则无力劝止,二则崔胤实在猖獗,昭宗对他也早有看法。

正月初十,朝廷按朱全忠意图,下诏列举崔胤罪状,撤销其所有职务、爵位,任命裴枢、独孤损分掌六军,解散崔胤所招士卒。任命兵部尚书崔远、翰林学士柳璨为相。

正月十二日,朱全忠密令朱友谅出兵,将崔胤等人斩于家中。

崔胤为了个人利益,拿大唐江山和昭宗安危作交换,一味迎合金主朱全忠,致使昭宗两次被逼逃离长安。掌权后又别有用心,得罪了金主,最终身死命丧。想想被他害死的那些忠臣良相,以及无辜被杀的数百宦官,也算罪有应得!

朱全忠在攻克邠州时,李茂贞的义子、节度使杨崇本投降,朱全忠将他妻子送往河中(山西永济)为质。杨妻貌美,朱全忠与她发生了关系,之后又将她送还给了杨崇本。

戴了绿帽的杨崇本怒火万丈,与李茂贞联系:“唐室将亡,义父怎可坐视不管!”

随即把名字改回李继徽,联合李茂贞出兵进逼京畿。没想到这一行为,却给了朱全忠一个把昭宗迁往洛阳的最好理由。

正月二十一日,昭宗临幸延喜楼,朱全忠牙将寇彦卿奏报:“邠、歧军队逼近京畿,请皇上迁都洛阳。”

等到昭宗下楼,宰相裴枢已经接到朱全忠催促百官东行的命令。

二十二日,长安百姓在宣武军的逼迫下,携老带幼分批离开家乡,人们边走边骂:“贼臣崔胤误国,让我们流离失所!”

二十六日,昭宗车驾离开长安!

朱全忠安排将领张廷范彻底拆毁城内建筑,将木料投入渭河沿水东下运至洛阳。

辉煌了近三个世纪的长安,自此沦为废墟,彻底失去了成为国都的基础!

二十八日,昭宗抵达华州(陕西渭南市华州区),市民夹道迎接,山呼万岁。

此情此景,令昭宗感伤落泪。他探出头,语调低沉的说:“不要再称万岁了!从今往后,我已不再是你们的君王!”

当晚,昭宗一行在华州休息。昭宗对身旁侍者叹惜道:“纥干山上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如今我漂泊至此,竟不知将要流落何处。”

二月初十,昭宗行至陕州(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因洛阳宫室正在整修,暂时在此逗留。

十一日,朱全忠朝见!

昭宗将他引入内室去见何后,何后哭着告诉昭宗:“从今起,我们夫妇性命全落到朱全忠手里了。”

三月二十二日,昭宗派身边近侍潜出陕州,携他亲笔密信向王建、杨行密、李克用告急,信中称:“朕一旦到了洛阳,必被幽禁。所有诏书将出自全忠之手,朕的意思再无法传出!”

只是此时此刻,大家都在各忙各的,谁还顾得上他呢!

四月十六日,洛阳宫室修竣,朱全忠奏请昭宗早日出发。

司天监王墀对昭宗说:“近日星相有变,秋季东行不利。”昭宗遂以皇后刚刚生产,身体不便为由,请求等到十月再走。

朱全忠怀疑昭宗别有他图,同时也担心夜长梦多,交待牙将寇彦卿催促昭宗出发。

五月初三,昭宗迫不得已从陕州向洛阳进发。

初八,朱全忠在新安(河南洛阳辖且)迎驾,他通过内线得知了王墀的话,让人诬告王墀以及晋国夫人可证、内都知韦周等人阴谋杀害朱全忠,将他们收监斩杀。

五月初九,昭宗在谷水(洛阳附近)休息。

崔胤死后,六军十二卫解散,昭宗身边只有两百余名陪打球、供差遣的半大孩子陪同。

即便如此朱全忠仍不放心,便以请吃饭为由,把这二百余人一并勒死。又从军中挑了两百多人,冒充他们陪侍昭宗,过了好几天昭宗才发觉。

此时的昭宗,连身边仆役都已是朱全忠的人。

五月初十,车驾到达洛阳。昭宗亲临正殿,接受百官朝贺。

十四日,任命蒋玄晖为宣徽南院兼枢密使,王殷为宣徽北院兼枢密使,张廷范为金吾将军,韦震为河南尹兼六军诸卫副使,朱友恭为左龙武统军,氏叔琮为右龙武统军。

这些人都是朱全忠最信任的心腹将领,昭宗就像关进笼中的鸟儿,再没了任何挣扎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