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真的追来了一群清朝的官兵,问小赵,看没看到一个拎着手枪浑身是血的小个子,小赵很聪明,给官兵指了一个方向就引走了官兵。
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厨房出来,觉得小赵胆大心细,就带着小赵离开了豆腐坊,上山当了土匪,这其实正是小赵从小就梦寐以求的事儿。
又过了几年,清朝倒台,民国成立,小个子当上了师长,两年之后,东北三省的军政大权全掌握在小个子手里,东北老人都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大帅。
而小赵也成了大帅的干儿子,兼侍卫队长,一直跟着大帅南征北战了一生。
这会儿,小赵终于是扬眉吐气了,找到了一直在外寻找他的全家人,并拿出了一大笔钱送全家人回村,并且衣锦还乡。
以后的历史,老东北人都清楚,张大帅问鼎中原,随后不愿意和倭寇勾结卖国求荣,被倭国特务炸死在皇姑屯火车站,当时的小赵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出了大帅的遗体。并且在大帅弥留之际记下了大帅的遗愿,转达给了少帅,这才有了以后东北的故事,少帅辗转东北西北,最后促成华夏统一抗倭,成就了千古功臣之名。
这时的小赵已经回了老家养老,并且生了三子一女,三个儿子小赵在他们十八岁的时候都让他们加入了队伍抗倭去了,最后都死在了战场上,只有一个女儿一直陪在小赵身边。
而小赵临终之时,华夏已经彻底战胜倭国,小赵也安详的闭上了眼。
这个赵老太太就是小赵的孙女,因为三个哥哥都死在抗倭战场上,所以赵家女儿不管嫁给谁,都得有一个后代跟着赵姓,而这个孙女如今也已经六十来岁了,因为当年跟着大帅的帅府厨子最后跟着小赵回了赵家村,并且把一手精湛的厨艺教给了小赵的闺女,于是,这老东北帅府菜就这么曲曲折折的传了下来。
听完韩天志的讲述,我们几个都是唏嘘不已,张大帅的故事我们都是从小听着长大的,万没想到,这个传奇人物身边的人的后人如今还能见到。
韩天志指着桌上刚上的锅包肉道,“就说这个锅包肉,咱们小时候吃的都是糖醋的对吧,后来改成了番茄酱的,但是百来年之前,大帅府吃的锅包肉,居然已经开始用鲜柠檬片了,你们尝尝,绝对是别有一番风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