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血色密函(1 / 2)

意识恢复的第一秒,李明就意识到自己正坐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双手被反铐在椅背后,黑色的眼罩阻隔了大部分光线。空气中飘散着一股熟悉的消毒水味,混合着某种金属的腥气。

\"他醒了。\"一个女声说道。声音听起来很年轻,却透着一种不自然的冷漠。

脚步声从右侧靠近。有人摘掉了他的眼罩。刺眼的无影灯光让李明忍不住眯起眼睛。等视觉适应后,他发现自己身处一间手术室。四周的墙壁和地面都是纯白色的,各种精密仪器整齐地排列着。

说话的是个穿白大褂的年轻女子,她正对着电脑屏幕输入着什么。而在手术台上,一具中年男性的尸体正敞开着胸腹,暴露出内脏。

\"看来你挺欣赏我们的实验室。\"王建国——不,应该是47号替身——从阴影中走出来。他已经换掉了清洁工的工作服,穿着一身考究的西装。

\"这就是你们制造'替身'的地方?\"李明环顾四周。

\"制造?\"47号笑了,\"这个词不太准确。我们更喜欢称之为'优化'或'升级'。\"他走到手术台前,\"比如这位先生,生前是个默默无闻的证券经纪人。但经过我们的优化后,他将成为一家跨国公司的高管。当然,前提是各项指标都符合标准。\"

李明注意到手术台旁边的显示屏上正在运行着复杂的数据分析程序。各种生理参数和基因序列不断跳动,组成一幅令人眼花缭乱的图表。

\"为什么要这么做?\"他问,\"为了钱?权力?\"

47号摇摇头:\"太肤浅了,李警官。金钱和权力只是表象。我们真正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更有序、更高效的社会。想象一下,如果关键岗位都由经过优化的个体担任,社会运转将会多么完美。\"

\"通过剥夺人的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47号发出一声嗤笑,\"那不过是一种低效的决策机制。看看王建国,他妄图凭借所谓的自由意志对抗系统,结果呢?\"

他走到一个文件柜前,取出一个红色的档案袋:\"也许你会对这个感兴趣。\"

档案袋里是一叠文件和照片。最上面的是一封用红色墨水写就的信,字迹潦草,似乎是在极度慌乱中写下的:

\"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我可能已经死了。但请记住,这不是结束。他们的计划比我们想象的要可怕得多。那不仅仅是简单的基因编辑和行为控制,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进化方向...\"

信的下方是一张照片,拍摄于某个实验室。照片上赫然是五年前\"死去\"的杨云峰,他正在进行某种手术操作。

\"这是...?\"李明皱眉。

\"YF计划的第一阶段记录。\"47号平静地说,\"可惜杨云峰太过理想化,他以为可以主导整个计划的方向。\"

\"所以你们杀了他?\"

\"不,是他自己选择了死亡。当他发现无法控制那些'优化个体'时,就制造了那场游艇爆炸。可笑的是,他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其实才是第一个成功的样本。\"

李明心中一震:\"什么意思?\"

47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示意那个女医生打开投影。墙上立即显现出一段视频。画面中是一间类似的手术室,时间显示是在六年前。

一个戴着海鸥戒指的医生正在进行手术。手术台上躺着的赫然就是杨云峰。但诡异的是,在他身边还躺着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杨云峰\"。

\"这就是真相。\"47号说,\"最初的杨云峰早在七年前就死了。后来出现的都是我们的作品,包括那个制造爆炸的'杨云峰'。可惜他没能适应优化程序,最终选择了自毁。\"

\"那个戴海鸥戒指的医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