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人小鬼大,小鬼当家(1 / 2)

人小鬼大,小鬼当家

能够在全球销售——</p>

这句话打动了陈思琦。</p>

他们一直在想办法,要推动《跳起来》在海外的销售和发行。</p>

但是,在实体书日益衰微的大环境下,想要像在国内一样逆潮流而行,难度确实大。</p>

这两年,她们想了各种办法,都暂时没有看到起色。</p>

在海外出版发行这一块,一直属于亏损状态。</p>

最主要的原因,当然不是实体书的大环境问题——如果因为大环境不好,失败就有了理由,那就根本不要有动作了,</p>

但是,电影是全球通行的。以这一次国际电影节为契机,邀请各位影评人写一篇文章记录本次之行,重点是写一写他们对电影的态度,对这一次观看电影的评论。这些影评人在全世界各地都是有受众的,虽然不一定像别的名人、明星有那么多的拥趸,可真正关注他们的,一般只要出了文章,一定会去看的。</p>

陈思琦莫名觉得,这个策划可行,靠谱。</p>

“每个地方的印量可能不会很多,除了国内、日本、美国、英国、法国这几个地方,首印量可以达到万册,其他的地方,根据我们的测算,大约也就是几千册的样子。”琳玉也直接把自己跟市场部做的市场预估测算表放到陈思琦面前,“但是,我们都很看好这本书的长期销售情况。”</p>

陈思琦点头,拿起来看了一眼,说:“我觉得可行,不过,这件事我们之前都没有跟来参加电影节的影评人们沟通,我们还得尽快跟他们沟通一下这件事,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参加。”</p>

虽然这么说,但陈思琦觉得,应该难度不大。</p>

影评人的主业就是写文章。</p>

这对他们而言,不存在什么难度和问题。</p>

琳玉说:“我们这个项目,其实也可以去申请咱们国内的一些文化基金,这样,可以让我们的亏损风险小一点。”</p>

陈思琦直接摇头:“我们这个电影节没有任何的官方背景,如果得到了文化基金的资助,可能会被一些外媒有心利用,渲染一些负面的东西。这对我们整个跳起来在海外的发展计划不利。这本书肯定是先做中文版,到时候,我们再跟海外的出版社一家家去谈,看具体怎么合作。我们前期需要承担的成本,其实就是稿费和翻译费,以及图书出版的一些基础费用,后续需要再怎么做,我们视情况而定,不急。即使最后亏损,也没事,在出版上的亏损都是小亏损,有利于我们整个跳起来品牌在海外建立影响力这个主要矛盾就行。”</p>

琳玉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p>

“你同意做这个就太好了。”她说,“我本来还担心你不愿意做,毕竟现在电影节事情这么多,这本书的销量前景也不算很好。”</p>

“不,我反而觉得这本书的想法太棒了。一个电影节,做了就做了,能留下点什么呢?”陈思琦说,“我们这边确实有在做现场观众问答,有做论坛,也有几场直播,会有视频音频留下来。然而,这都只能成为一种记录资料。但这本书可以一直发售下去——如果我们能够把它做成一个电影爱好者都知道的‘宝典’的话。实际上,在电影类书籍里,很多书都是这样的,对大众而言不出名,可它一直在自己的小领域里畅销。”</p>

琳玉点头。</p>

“那我们就开始推进。”她笑容满面地说道。</p>

-</p>

“你也希望我写一篇文章?”陆严河露出了几分惊讶之色。</p>

“是。”陈思琦点头,“你作为这个电影节的策划人之一,也会参与,你如果不写文章的话,这本书不完整。当然,站在商业上的考虑,有你写文章,也有利于我们这本书跟各家出版社的合作谈判。”</p>

陆严河闻言,没有多犹豫,“那好吧,就是怕写不好,平时自己写点小文章就算了,跟这些专业的影评人来比,我那些文章都显得肤浅了。”</p>

“不同的类型,而且,你作为一个电影人,一个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这么大成功的电影人,你说你肤浅?”陈思琦翻了陆严河一个白眼,“我劝你不要太过于谦虚,过度谦虚一样是一种傲慢。”</p>

陆严河笑了起来。</p>

电话忽然响了。</p>

竟然是王重打来的电话。</p>

“导演?”陆严河惊讶地接了电话,“有什么指示?”</p>

“我是想问一下,你们月底要举办的这个影评人电影节,你们会不会举办派对,或者是聚会?”王重说,“如果有的话,想请你给我几张邀请函,我公司里有几个小朋友是他们的读者,如果有机会,想亲眼见一见他们。”</p>

陆严河说:“我们做了三场会邀请业内朋友们参加的活动计划,导演你那儿有几个人?我给你把邀请函送过去。”</p>

“行,我这边一共三个,你给我送四张吧,有空我也一起过去。”王重说,“你跟思琦搞的这个电影节,挺不容易啊,也没有拉赞助,就自己搞?”</p>

陆严河:“我们主要是若之合体录制各种宣传素材,等等。</p>

二是影评人国际电影节的筹备——</p>

陆严河虽然不用做具体的工作,可很多重要人物的联系,都需要他亲自对接,包括之前说要来的荷西电影节主席。</p>

三是《老友记》第二季的剧本和《鱿鱼游戏》第二季的剧本。</p>

这两个剧本,陆严河前者写得顺利,只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人物和剧情其实都有非常清晰的原作,而后者……陆严河却不得不自己开始原创了,本来,陆严河真的很想放弃《鱿鱼游戏》第二季的,他有自知之明,他又不是一个真的天才编剧,不过是一个有着“金手指”的穿越者,可是,maxine和北极光视频都非常强烈地希望开发《鱿鱼游戏》第二季,陆严河自己也想尝试着,在前人的基础上,自己有没有能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写一个续集故事了。</p>

……</p>

陆严河忙着这些事情的时候,陈梓妍这边也终于等到了一个好消息。</p>

之前拍摄《热带雨林》的时候,陆严河提出要跟黄峰签约。</p>

黄峰的母亲黄凤莲提出,希望他们能够帮忙安排,让黄峰可以回中国读书,接受教育。</p>

陈梓妍后面一直在忙这件事,研究政策,找人、找关系,跑前跑后,总算帮黄峰联系到了一所可以接收他的国际学校。</p>

几番沟通下来,黄凤莲终于答应,让黄峰跟拾火签约,成为拾火的一名外籍客户。</p>

黄凤莲带着黄峰来玉明,陈梓妍安排人忙前忙后的为他们找房子、租房子,大到各种材料的办理,小到洗漱用品的准备,等等,一应俱全。</p>

没有办法,黄峰的情况特殊,陈梓妍也只能多操心一点。</p>

卢庆珍都笑言:“签了一个小孩,你这忙前忙后,都快给他当妈了。”</p>

陈梓妍说:“那有什么办法。”</p>

“我倒是真的有点迫不及待想要看看《热带雨季》这部电影,看看这个小男孩的演技有多好了,值得你们这么大动干戈地把他签下来。”卢庆珍笑言。</p>

“晚上你没事的话,跟我们一起吃饭吧?”陈梓妍说,“严河请他们母子俩吃饭,以后黄峰就是我们公司的艺人了,你也认识一下。”</p>

卢庆珍点头,说好。</p>

-</p>

下午五点,陆严河的闹钟响起,他才如梦初醒一般,转了转脖子。</p>

一下午他都坐在笔记本电脑前面敲字。</p>

很痛苦。</p>

写《老友记》第二季有多顺利,写《鱿鱼游戏》第二季就有多痛苦。</p>

他也做了一个决定。如果自己要开金手指,就必须一路开到底,像《鱿鱼游戏》这种只开了个开头、没有续集给他接着开的,他以后都不弄了。</p>

陆严河起身去照了照镜子,给自己找了顶棒球帽戴上,又戴上墨镜。</p>

大热天的,他不想戴口罩了。</p>

邹东已经在楼下等他。</p>

后座左边放着待会儿要送给黄峰的礼物。</p>

这是邹东去帮他买的。</p>

“东哥,这个应该不是什么限量版之类的吧?”陆严河问。</p>

这是一个书包,里面有各种黄峰后面会用到的文具。</p>

因为邹东去的是“百星”,陆严河代言的品牌,陆严河才多问了一句。</p>

邹东:“他们一开始想要拿限量版给我,我给换掉了,你不是说了吗?普通实用就好。”</p>

陆严河点头:“他虽然读的是国际学校,但他是拾火的签约演员,也跟我一起演了电影,以国内媒体挖情报的速度,他学校的同学以及家长都会知道他的来历,所以,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p>

邹东点头。</p>

陆严河问:“东哥,小玉是不是也要上初中了?”</p>

邹东点头,说:“今年升初中。”</p>

“上哪儿?”</p>

“你的母校,十三中的初中部。”邹东笑着说。</p>

“喔——”陆严河马上笑了,“我的小学弟啊。”</p>

邹东说:“比较幸运,比录取分数线高了三分。”</p>

看来邹玉参加的是十三中的招生考试。</p>

能够通过招考进入十三中,成绩肯定是很好的。</p>

陆严河笑着说:“这得好好庆祝一下吧?”</p>

邹东脸上扬起笑意,说:“我跟他妈妈商量过了,后面会找个日子一起给他庆祝一下的。”</p>

陆严河点头:“我这边在国内,不用你一直陪着,你不用顾虑我这边,偶尔请一两天假,可以协调过来的。”</p>

邹东点头颔首,却没应声。</p>

在这方面,他对自己的职业道德一直有很高的要求。</p>

即使陆严河这么说了,不是真的非请假不可的原因,他是不会请假的。</p>

尤其是在陆严河有工作的时候。</p>

在这一点上,如果说汪彪是非常热爱这份工作,做得如鱼得水、甘之如饴,邹东则是对自己有着教条一般的职业要求,殊途同归,让陆严河从来不用在面对他们两个人的时候,思考所谓的“御下”应该怎么做。</p>

相反,正因为他们始终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了自己的职责,从不逾矩,反而让陆严河希望他们能够更进一步。就像把汪彪从助理升职,开始做他的执行经纪人。</p>

-</p>

成功让黄峰来到国内读书,让黄凤莲对陆严河和陈梓妍两个人多了几分感激之色。</p>

陈梓妍说过,黄凤莲跟很多已经移民很久的华裔不一样,她大概是因为小时候在中国生活过,所以,她自己一直有一个想要回国的想法。</p>

只是因为家庭、婚姻、孩子和工作等等原因,这个想法,始终无法成行。</p>

而有了孩子以后,她在当地最大的羁绊就成了孩子。</p>

有了孩子,再想要从一个国家搬到另一个国家,要面对的、要处理的问题更多。</p>

尤其是一个单亲妈妈。</p>

陆严河虽然只跟黄凤莲简单地打过交道,跟她和黄峰更是只相处了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但陆严河还挺欣赏黄凤莲的。她可能不像陈梓妍、辛子杏那么有本事,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但是,在面对自己儿子可以成为一个电影明星、可以直接赚一笔高额的签约金的时候,她却只抓住这个机会,提出了一个在她眼中从长远来看对她儿子更有利的要求。</p>

陆严河特别欣赏的一种人,绝对不是那种在某个方面特别优秀的人,当然,这类人他也欣赏。但能用特别二字来形容,是超越了一般的审判与评价的——</p>

那种能够在关键时候,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不畏缩,不犹豫,果断出击,但不过份索求的人。</p>

这是陆严河特别欣赏的人。</p>

他也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人。</p>

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人生经历不一样,阶段不一样。</p>

黄凤莲就是用她对她儿子的这个选择,获得了陆严河的尊重。</p>

“今年九月就正式入学了吧?”</p>

入座以后,陆严河问。</p>

黄凤莲笑着点头。</p>

陆严河看向黄峰:“马上要换一个学校读书了,你紧张吗?”</p>

黄峰人小鬼大、镇定自若甚至有点鄙视地看着陆严河,问:“我有什么好紧张的。”</p>

陆严河:“……”</p>

“行,那你挺有勇气,欣赏你。”陆严河给黄峰比大拇指。</p>

黄峰一双眼睛永远透着一股机灵劲儿,灵气十足。</p>

他问:“以后我是不是要叫你老板?”</p>

“喊叔叔。”陆严河纠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