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大红人(11万字更新!)(1 / 2)

大红人(11万字更新!)

一个电视剧导演想要拍电影的话,哪怕是已经有代表作的导演,一样还是很难找投资。</p>

陆严河早有耳闻,但是,大概是因为看了《淘金记》,在陆严河的心中,这位吴舟游导演本身就是一个把电视剧拍出了电影质感的导演,很有能力,也很有才华。</p></p>

陆严河下意识地认为,吴舟游这位导演跟其他的电视剧导演不一样,他是有能力拍电影的。</p></p>

他的导演风格、叙事节奏以及对品质的把握,其实比很多电影导演都要强很多。</p></p>

而也因为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他也下意识地认为,业内对这样一位导演,应该是“识货”的。</p></p>

这纯粹是因为陆严河真的不知道一个项目想要找投资有多难。</p></p>

他真的没有怎么经历过难找投资的时候。</p></p>

哪怕是《人在囧途》,因为当时压力都在贾龙身上,所以,虽然这部电影投资也找得挺困难的,可陆严河没有亲身感受到。</p></p>

陆严河问:“吴导这部戏,他想要多少投资?”</p></p>

“他说至少要三千万才能拍出来。”颜良说。</p></p>

对一部电影来说,不算宣发成本,三千万的电影其实也不算大成本,属于中等成本的片子。</p></p>

陆严河这个时候也不好说,他已经看过这个电影剧本了,毕竟是黄楷任私下给他看的。</p></p>

“你看过剧本吗?”陆严河问,“我还挺喜欢吴导的《淘金记》的风格的,如果他新戏缺投资的话,我想看看是什么项目,可以的话,我愿意投一点,也愿意帮他找一下投资方。”</p></p>

《昨日复现》这个电影剧本,陆严河并非不喜欢,只不过是在跟《一针见血》的比较下,稍逊一筹。</p></p>

陆严河其实非常希望看到各种各样类型和题材的剧本冒出来,这样,市场上才不会是千篇一律的片子。</p></p>

有一说一,现在华语电影就跟剧集一样,同质化都非常严重,基本上可以用犯罪和喜剧两个类型来涵盖。</p></p>

很难冒出有新意的东西。</p></p>

-对于黄楷任最终决定接《一针见血》这个剧本,龙非有点皱眉头。</p></p>

当然,他并没有竭力去阻止黄楷任。</p></p>

在这件事上,龙非还是拿捏了分寸感,不做一个过份干涉黄楷任决定的经纪人。</p></p>

他暂时也没有那个底气这么做。</p></p>

“这个剧本虽然也不错,但却是一个群戏,到时候可能要好好做宣传了。”龙非说。</p></p>

其实龙非担心的这一点,并不是瞎担心。</p></p>

在陆严河穿越过来之前的那个时空,就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无名之辈》里,你会记得瘫痪的任素汐,会注意到“做大做强”的章宇,但很多人都忘记了,这部黑马电影的男主角其实是陈建斌。</p></p>

是他演得不够好吗?不是,只是这部电影里,更出彩的角色不是他这个一番男主角。</p></p>

所以,为什么很多演员都会倾向于选择大男主或者大女主的戏?抛开那些老调重弹的东西,还有这些非常实际的考虑。</p></p>

龙非是不想黄楷任被其他演员当了轿子、梯子。</p></p>

黄楷任也知道龙非的顾虑。</p></p>

他跟龙非说:“非哥,我最终接了《一针见血》,是因为我考虑到我已经拍了一部职场剧,还有一部喜剧《武林外传》,这两部戏待播,我想要接一部跟这两个戏风格很不一样的戏,避免让我在观众心中的印象同质化。”</p></p>

黄楷任非常主动地跟他说了自己的考虑。</p></p>

龙非一听黄楷任的考虑,知道他不是那种艺术家心性——任性地用“我喜欢”来做选择,还是相对地松了口气。</p></p>

黄楷任的考虑当然也有道理。</p></p>

龙非说:“你拿了影帝,后面应该多接一些电影了,《武林外传》要做三到五季,在这部剧播完之前,其实你都不用再接电视剧了,你要多接一些电影。”</p></p>

“我也想,不过好剧本没有那么多。”黄楷任说,“如果可以的话,其实《一针见血》和《昨日复现》这两个戏我都想接,要知道,除了《胭脂扣》,它们两个已经是我接到的最好的剧本了。”</p></p>

龙非说:“你也别急,《昨日复现》现在资金还有问题呢,说不定没办法正常开机,它之所以定在今年九月开机,是因为明年年初,吴舟游又要去拍《淘金记》的定论为了“糊”,上节目混一个综艺咖,都没有多少机会愿意给他。</p></p>

周平安对他点点头,说:“坐。”</p></p>

成海有些局促地坐了下来。</p></p>

每次来见周平安,成海其实都有点紧张。</p></p>

尤其是这几年,他越来越不红,越来越在这个娱乐圈销声匿迹,他在周平安面前越来越没有底气。</p></p>

周平安说:“成海,最近怎么样?”</p></p>

“挺……挺好的。”成海怎么也说不出“挺闲的”三个字,说不出口。</p></p>

周平安说:“我给你接了一个戏,大概有二十多场戏,你回去好好准备一下。”</p></p>

他从抽屉里把剧本拿出来。</p></p>

成海有些吃惊地看着周平安。</p></p>

今天周平安把他叫过来的时候,成海还忧心忡忡,不知道周平安是找他说什么事情。</p></p>

没想到,周平安竟然是给他接了一个工作。</p></p>

周平安说:“以后可能咱们有一段时间都只能接这些小活了,别气馁,无论多小的活,都有曝光,都有可能成为你翻身的机会,只要不放弃,未来就有机会翻身。”</p></p>

成海惊讶地、甚至难以置信地看着周平安,眼眶渐渐泛红。</p></p>

这种话,平时周平安绝对不会跟他说的。</p></p>

-“关于《淘金记》在HP热播这件事,你怎么看?”</p></p>

在北极光视频,林德盛问郑怀仁。</p></p>

郑怀仁说:“这部剧火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不过,我觉得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剧能够在HP上线。陆严河跟HP之间的关系似乎比我们掌握的更亲密,连不是他主演或者编剧的戏,HP都愿意花一千多万美元来买,说明充分相信他的眼光。”</p></p>

林德盛说:“如果陆严河给你推荐了一部剧,让你花上亿去买,你会因为他的推荐就去买吗?”郑怀仁犹豫了一下,摇头。</p></p>

“到这个数额的项目,无论我多信任他的眼光,我都不可能只因为他的推荐就买的。”郑怀仁说,“风险太大了,必须要做专业的评估。”</p></p>

“HP也一样,HP一样也不会仅仅因为陆严河的推荐就买《淘金记》这部剧的。”林德盛说,“不过,陆严河这么一弄,肯定让很多人心里都蠢蠢欲动了。我们国内这么多播过的剧,百分之八十、九十都没有到海外播过,版权留在自己手里,但产生不了任何的价值,那就是废的。《淘金记》一个海外发行权就卖了一千多万美元,净赚七千多万人民币,你想想,这都是很多剧在国内都达不到的收益。多少人会瞄上这块肥肉啊。”</p></p>

郑怀仁说:“可是,他们要是能卖,早就卖了,不是卖不出去吗?”</p></p>

林德盛说:“这不是现在出现了一个推销员吗?”</p></p>

郑怀仁一愣。</p></p>

林德盛:“找陆严河合作,写剧本,演戏,到播出,兜兜转转下来,可能两三年都看不到回报,可在他们眼中,只要陆严河一个推荐,可能就直接净赚几千万,哪怕少一点,退而求其次,一部戏赚个几百万,你想想那些手里留着几十上百部版权的公司。”</p></p>

“人家也不可能一口气买这么多啊。”</p></p>

“但只要卖了,就是净赚,这个时候了,已经是没有风险的无本买卖了。”林德盛笑了笑,“我看陆严河这段时间要被烦死了。”</p></p>

郑怀仁会意地笑了起来。</p></p>

林德盛:“怀仁,我们也应该积极主动一点。”</p></p>

“嗯?”</p></p>

“我们北极光一样有大量的自制剧,我们不一定要通过陆严河去接触海外流媒体,之前我们都联系过,也有畅通的渠道,我们自己主动去介绍好的剧,别总是固步自封,只惦记着国内的市场,国内的市场是大,可一直在一个池子里吃肉,肉终归是有限的。”林德盛说,“是时候加大在海外的发力了。”</p></p>

郑怀仁恍然,明白了林德盛跟他说这些的意思。</p></p>

“明白了,林总。”他说。</p></p>

林德盛说:“我们北极光以后做剧,在筹备项目的时候,每年也要有意识地去按照国际流行的那种形式、题材和标准策划一到两部,不仅国内能播,到了海外,一样能播,符合大家的观剧习惯。”</p></p>

郑怀仁:“好的。”</p></p>

-陆严河的手机直接关机了。</p></p>

太吵、太烦了。</p></p>

这两天,突然各家影视公司的老板、制片人、导演等等,跟约好了似的,一个接一个地联系他,跟他打电话,话里话外就是跟他推荐他们手里的某个戏,想要请他推荐一下。</p></p>

陆严河都无语了。</p></p>

推荐一个《淘金记》,竟然给自己推荐出这么多的麻烦来。</p></p>

然而,陆严河不接电话,也有人到《焚火》的剧组来找他。</p></p>

美其名曰探班。</p></p>

搞得陆严河后面只要拍完自己的戏,就直接躲房车上去。</p></p>

利益动人心。</p></p>

陆严河其实很明白这个道理,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啊!你们别搞得这么兴师动众啊!</p></p>

万人亥都打趣陆严河。</p></p>

“这下你真的是影视圈最红的人,没有之一了。”万人亥跟陆严河说,“谁想要把自己的戏卖到国外去,得找你,找你管用。”</p></p>

陆严河:“……我求求了,别给我立这种人设了,人设会崩的,崩之前还会烦死我。”</p></p>

万人亥:“这真的没有办法,你只能够先这么忍受着,忍过这一段激烈的时期,等大家慢慢冷静下来。”</p></p>

陆严河:“其实如果大家自己建立好了渠道,根本就不需要我来介绍。”</p></p>

万人亥:“你以为是大家不想建立渠道吗?这就跟商店进货是一个道理,要是你摆在人家货架上的货卖不出去、卖得不好,人家自然就不会从你这里进货了。你的货要是畅销,那不用你说,人家都主动会找过来,就跟他们现在对你的戏一直早早就盯着一样。”</p></p>

“那其实靠我一个人的推荐,也推荐不过来。”</p></p>

“嗯,这确实,所以大家才这么着急,怕被别人抢了先。”万人亥说。</p></p>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有一个像国际顶级电影节那样可以把全世界各地的片商都吸引过来的大市场就好了。”陆严河说,“这样,也不用我们一个个去推销了。”</p></p>

“短期内是不要想了。”万人亥说,“在华语剧取得足够的、现象级的成功之前,你就是把这样一个市场做起来,别人也不会真的感兴趣的,顶多捧个人场,来露个脸,那些外国人,一样精得很。”</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