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意外之喜(2 / 2)

他们之间到底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又取得了什么样的一致,没有人知道。</p></p>

总而言之,这样一个回应,算是为这件事打了一个结。</p></p>

马致远和许琴音也不会再出来回应了。</p></p>

如果不是马致远跟朋友喝酒之后的聊天被人曝光出来,这件事可能就真的到此为止了。</p></p>

“这件事,要么是李治百故意跟媒体说的,要么是陆严河故意跟媒体说的,许琴音怀孕的事情,只有他们两个人有机会知道这件事。”马致远显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说话被录音了,“许琴音只跟龙岩影业的人说了这件事,辞演,她有个戏,后面,刘毕戈的新片,李治百演男主角,那这件事能是谁传出去的呢?这么看不得我好的人,不就他们两个了吗?”</p></p>

马致远带着醉意的指控和抱怨,在录音中甚至还流露出了几分委屈。</p></p>

马致远的这番发言,也让陆严河和李治百被送上了热搜。</p></p>

主要是马致远在录音里指名道姓地说,肯定是他们两个人中的一个故意跟媒体泄密的。</p></p>

这基本上就等于是把陆严河和李治百送到了他那帮死忠粉正无处发泄的怒火前面。</p></p>

甚至有很多人说——</p></p>

不管马致远跟许琴音是什么事,那都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这种在背后插刀的行为,也太恶心了。</p></p>

而这样的说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和认同。</p></p>

没有人喜欢打小报告的人,也没有人喜欢那种背后捅刀子、踩人一脚的人。</p></p>

哪怕这个人真的做了错事。</p></p>

在这件事上,更愤怒的是许琴音的粉丝。</p></p>

如果说李治百和陆严河向媒体捅出这件事,是因为跟马致远的私怨,报复他,那许琴音跟他们可是没有任何交集的。</p></p>

为什么许琴音要因此而受到伤害?这件事难道不是对许琴音的伤害更大吗?陆严河和李治百因为这则录音,被这两家的粉丝都骂得很狠。陆严河看到网上的状况之后,心头火很大。</p></p>

若之,这个姿态本身就是一种挑衅,一种不把陆严河放在眼里的象征。否则,哪个工作人员敢在开机第一天、就当着导演的面去挑主角的刺。要挑刺,也是导演来挑——这就是对导演权威的冒犯。</p></p>

不过,陆严河也不想太计较这些。</p></p>

只要他们没有影响电影拍摄,能够顺利帮助电影拍好。</p></p>

没想到,陆严河这边什么态度都没有改变呢,这两天包文亮的姿态就转变了。陆严河突然就听不到他的抱怨了。</p></p>

然后,不仅仅是包文亮,其他跟包文亮差不多情况的老资格们,忽然都不那么摆谱了。</p></p>

陆严河没有想到,他对马致远反击的这一炮,还轰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陆严河,看着可不像是他平时表现出来的那么温和啊。”</p></p>

“这有什么好说的,这多正常啊,他年纪轻轻就能够干到这个地步,你以为人家真是个面团菩萨,任你供着揉捏呢?”</p></p>

“你现在这话够马后炮的,之前是谁说他年纪轻,什么都不懂,只能仰仗我们?”</p></p>

“这不是这些天过去了,他也一点不犯怵吗?既不提一些脑残的、神经病式的要求,又不折腾我们,挺好的。那我还跟他较那种劲干什么?”有人说,“你看看他对马致远那态度,一点不留情面,发起狠来,直接公开开怼。咱们真要是把他给惹毛了,咱们承受得了他发火吗?”</p></p>

“怂了你就直说呗。”</p></p>

“你不怂,那你继续硬顶。”</p></p>

“我顶什么,我有什么好顶的?”</p></p>

“……”</p></p>

这样的对话发生以后,并没有激起任何人的逆反心,相反,在片场,大家对陆严河都更尊重了。-“你有没有发现,剧组的人现在对你都很敬畏?”这天,辛子杏在吃饭的时候,小声问了一句陆严河。</p></p>

陆严河点了点头。</p></p>

“好像是被我之前反驳马致远的态度给吓着了。”</p></p>

辛子杏说:“他们估计是发现你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个好欺负的年轻导演了。”</p></p>

“他们……倒也没欺负我,没有这么夸张,只是对我不那么尊重而已。”陆严河说,“要是他们自己的工作没有干好,我才不忍。”</p></p>

“他们的能力和技术确实都是没得说,不愧也是花了重金请过来的。”辛子杏说,“《情书》能够花这么多钱去请幕后的技术人员,我挺敬佩的,这部电影的置景真的是一流。”</p></p>

《情书》里有大量的日常性场景。</p></p>

但是,越是这些日常性的场景,要拍出独具风格的电影感,难度就越大。</p></p>

至少,在教室和图书馆两个场景,都是美术组专门搭出来的。</p></p>

包括图书馆,要设计出陆严河剧本里那种一层层书架、有着旧时光和故纸堆气息的感觉,美术组是专门精心地做了七八种效果图,给陆严河挑选。</p></p>

在江芝中心,借书的柜台与有阳光的窗户之间的角度,本来是没有办法符合电影拍摄的要求的。</p></p>

为了让电影中这个最关键的画面拍出来,也是重新改变了格局,敲掉了登记借书的柜台,重新打了一个,就按照陆严河印象中、电影里的那个格局。</p></p>

而木头的颜色,要做旧到什么程度,书架之间的距离,什么时候的光影最符合电影拍摄的要求,这些都是做了详尽的整理的。</p></p>

这也是辛子杏为什么说,这部电影的置景是一流。</p></p>

因为用了大量的心思,在形状、颜色和布局布置上下功夫,让电影拍出来的每一个画面都是和谐的。</p></p>

大部分观众不一定发现得了其中有什么奥秘,但大家看到这样的画面,都会下意识地感到舒服。</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