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脚下的石坪,眉头紧锁,疑惑地问吴枭。
“老吴,这墓连个门都没有,我们应该怎么进去?”
吴枭呵呵一笑,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从容。
“彭先生,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这是我们搬山道人的活儿,你们坐在一旁歇息吧,看我们的。”
说完,他大手一挥,指挥起来。
四个吴家后辈迅速响应,从身后的背包里取出各式各样的器具,开始熟练地组装。
月光下,他们的动作敏捷而有序,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仪式。
只见一人手持一把锋利的铲子,另一人则将一个沉重的铁锤和一根长钉递给他。
他稳稳地将长钉钉入石缝,随后抡起铁锤,一声清脆的叮当声响起,火星四溅。
另一旁,两人正合力组装一个复杂的机械装置,零件在他们手中飞速旋转、拼接,宛如精密的仪器。
我凝视着他们手中的工具,记忆悄然翻涌,这些东西形似儿时农村打井器械的装置,在此刻却显得尤为精密复杂。
月光如银,照耀在锋利的刀头与坚实的钢铲上,反射出冷冽的光芒。
我心中暗想,这些东西是为了盗墓而特制的,显然用的钢材远比打井工具要强得多。
随着吴家五人默契的配合,一阵阵有节奏的敲击与挖掘声在石坪上回荡,宛如神秘的乐章。
盗洞逐渐成形,石屑纷飞,空气中弥漫着尘土与汗水的气息。
我紧张地望着那越来越深的洞口,心跳加速。
突然,那个叫吴峥的小伙子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抬头望向吴枭,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三伯,通气儿了!”
我们闻言,连忙围拢过来,目光紧盯着那幽深的盗洞,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吴枭摆了摆手,示意我们退后,他则从衣襟内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精致小巧的鸟笼子,那笼子用竹条编织而成,上面还雕着繁复的花纹,显得古色古香。
他用一根细绳子轻轻挂着笼子,缓缓将其下放至盗洞之中。
我们屏息凝视,只见笼子随着绳子一寸寸深入黑暗,直到看不见踪影。
片刻后,吴枭又缓缓将笼子拉了上来,他仔细检查了一番,见笼中的小鸟依旧活蹦乱跳,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他当即对几人低声交代:
“下面有空气流通,事不宜迟,快,放蜈蚣挂山梯!”
话音未落,几个吴家后辈已迅速从背包中取出一条条乌黑油亮的蜈蚣梯,它们扭曲盘绕,宛如活物一般,随后被牢牢固定在盗洞两侧,闪烁着幽暗的光泽。
吴枭转身,月光勾勒出他坚毅的轮廓,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在夜风中回荡。
“下斗之前,我有必要再说一句,虽然下面有空气流通,但古墓之下危机四伏,务必保持警惕,切勿擅自行动。
“这种规格的古墓,机关陷阱必定不少,稍有疏忽,便会把命折里面。”
言罢,他身形一晃,已轻盈地攀着挂梯进入盗洞,手中的手电筒光芒如利剑,划破了黑暗。
我紧随其后,心跳如鼓,每一步都踏在蜈蚣梯上,感觉它们仿佛活了过来,在我脚下微微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