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云深不知处’的玻璃窗洒进来,段清将咖啡杯轻轻放在木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环视围坐在餐桌旁的队员们,目光温和而坚定:“吃过早餐,我带大家四处转转。竞赛在大后天,这几天我们既能采购些东西,也能熟悉下周边。毕竟,我们要在异国他乡过年。”
叶挽秦指尖摩挲着喝完豆浆的玻璃杯杯壁,成语的那一丝氤氲的热气似乎有些模糊了她眼前的视线,思绪不禁飘回出发前的景象。
那时,国内的大街小巷早已张灯结彩,大红灯笼在风中摇曳,大红的大华结喜庆又醒目,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她唇角勾起一抹浅笑:“过年还有半个月呢。不过我们出发时,国内过年的气氛已经很浓了,大街小巷都是红灯笼和中国结。”
尽管这几天算是年底最后的工作,可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即将过年的氛围。
商家店铺外,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商场里,《财神到》《过大年》等喜庆的歌曲循环播放。然而,此刻身处国外,这里的街道平静如常,没有丝毫过年的气息。但他们要在这里停留一个月,也就意味着要在异国度过春节
段清带着众人来到附近的超市。这里的商品种类不算丰富,但大家还是精心挑选了一些必需品。
反正时间充裕,不知是谁提议去华人街看看,那里居住着许多从大华移民过来的华侨,大家纷纷响应。
华人街街上倒是挂着不少的红灯,有些是正在挂红灯贴窗花,可见华人街其实有过年的氛围。
踏入华人街,映入眼帘的是高高悬挂的红灯笼,有的店铺门口,人们正踮着脚挂灯笼、贴窗花,一片忙碌又温馨的景象,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华人街的居民们好奇地打量着叶挽秦一行人。这时,一位身着唐装、手持烟斗的老人缓步走了出来,他目光中带着惊喜:“你们是大华人?”
段清微笑着回应:“是啊,我们是大华人。这次带这些孩子来参加国际竞赛,顺便四处逛逛。”
“竞赛啊,那可是国际竞赛,好啊!”老人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热情地招呼道,“走走,去我店里坐坐。我们这条街都是华人,快过年了,大家都忙得很。”
众人跟着老人走进店里,没想到这竟是一家面店。老人一边招呼大家坐下,一边笑着介绍:“我老家就爱裤带面,所以在这儿开了这么一家特色面店。我姓周,在家排行老五,大家都叫我周五,你们也这么叫就行。”
“周老板。”众人礼貌地回应。毕竟初次见面,直接称呼“周五”太过随意,还是叫“周老板”更显尊重。
周五摆摆手,将烟丝填入烟斗,点燃后深吸一口,这时服务员正好端上茶水。他望着众人,眼神中满是期待:“你们能跟我说说如今的大华吗?”那神情分明就是远嫁的姑娘想念娘家一般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