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纱窗在五斗柜上织出菱形光斑,顾沉舟的小军装搭在竹椅上,肩章的少尉星徽被磨得发亮 —— 那是他 1983 年军校毕业时的第一套军装,此刻正被三岁的儿子抓在手里,布料上还沾着苏晚晴昨夜缝补的红景天线。\"爸爸!\" 小家伙把军帽扣在头上,帽檐斜斜遮住眼睛, salute 的姿势像极了苏晚晴三个月前在服装厂阅兵式上的 \"军训成果展示\"。
顾沉舟蹲在木地板上,用弹壳匕首的钝头挑正儿子的衣领 —— 刀柄红绳是苏晚晴新换的,绳尾缀着女儿满月时的胎发。\"肩章要像弹道线一样平,\" 他的指尖划过儿子肩膀的褶皱,那里还留着苏晚晴连夜改小的针脚,\"就像妈妈缝的防狼口袋,\" 喉结滚动,\"每个细节都藏着守护。\"
苏晚晴抱着女儿站在门边,四岁的小宝正把自己的弹壳发卡别在她辫梢,发卡内侧刻着 \"舟晴一号\"—— 那是用顾沉舟 1987 年打靶的弹壳做的。\"妈妈看!\" 儿子转了个圈,小军装的下摆扫过满地玩具弹壳,其中一枚刻着 \"2005.10.1\",正是他的出生日期,\"我像爸爸一样能打坏蛋!\"
阳光穿过纱窗的网格,在地板上投下四个交叠的影子:顾沉舟的肩章星徽、苏晚晴的银顶针、女儿辫梢的发卡、儿子歪斜的军帽,恰好构成幅微型的 \"家庭战术图\"。苏晚晴望着丈夫帮儿子系武装带的背影,突然想起 1996 年军校毕业照那天,他也是这样替她整理衣领,只不过那时的她还怀着小宝,缝纫机的线团滚在脚边。
\"第一次给你戴军帽,\" 她笑着掏出钱包里的老照片,1984 年的结婚照上,她的手正颤抖着给顾沉舟调整帽檐,\"帽檐歪得能挂住水壶,\" 指了指儿子的同款姿势,\"现在咱们的兵二代,\" 摸了摸女儿的弹壳发卡,\"比妈妈当年有天分多了。\"
顾沉舟抬头,看见阳光在苏晚晴的藏青工作服上洒下金斑,衣服左胸别着的 \"军嫂创业标兵\" 勋章,与他的 \"抗洪抢险纪念章\" 在光影中遥遥相对。儿子突然指着他肩章惊呼:\"星星!爸爸的星星!\" 那是上个月刚换的少校肩章,苏晚晴用女儿的胎发编了穗子缝在星徽下方。
\"知道爸爸的肩章为什么有星星吗?\" 顾沉舟抱起儿子,让他的小手触到星徽的金属边缘,\"因为有妈妈的针脚,\" 指了指苏晚晴的银顶针,\"和你的笑声,\" 蹭了蹭孩子的鼻尖,\"把爸爸的战场,\" 喉结滚动,\"变成了最温暖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