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小花和小翠的故事(2 / 2)

明风再起 浮世蒹葭 1772 字 1天前

那是小翠的簪子。

三个月前立秋那日,小花和小翠正在西跨院晾晒绸缎。小翠踮脚去够晾衣绳时,不小心将赵夫人的玉镯碰在竹竿上,裂开道冰纹。赵夫人当即让人抬来铜盆,要她跪在青石板上浣洗满盆纱衣。深秋的井水寒得刺骨,小翠十指冻得发紫,小花偷偷往盆里兑热水时被王嬷嬷逮个正着。

\"好个吃里扒外的东西!\"镶银的拐杖砸在小花肩头,\"去佛堂前跪着,什么时候悟透了规矩什么时候起来!\"

小翠要来扶小花,被赵夫人用茶盏掷中额头。血珠顺着她秀气的眉骨滑落,在月白衫子上洇出红梅。那日小花和小翠在佛堂跪到三更,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将十八罗汉的影子投在小花和小翠的背上。小翠忽然轻笑:\"你看这菩萨,怎么比厉鬼还吓人?\"

第二次是在腊八节。大少爷从省城回来,说要考校丫鬟沏茶的手艺。小翠端茶时袖口沾了点炉灰,大少爷突然掀翻茶案,滚水泼在她绣鞋上。小花永远记得她单脚跳着后退的模样,像只折翅的雀儿。后来小花才知道,大少爷早就在垂花门后盯着小翠梳头时坠马髻上的银流苏看了半晌。

最后一次是除夕守岁。小翠被唤去书房研墨,回来时发髻散乱,襟前盘扣少了两颗。她整夜缩在床角发抖,小花摸到她后背全是鞭痕。正月里大少爷突然说要收房,赵夫人嫌小翠八字冲撞,命人将她关进后罩房西耳室。那间屋子朝北的窗棂钉着木板,小花送饭时总听见里头有瓷器碎裂声。

惊蛰那日晌午,管家带着人把西耳房围了。小花躲在芭蕉丛后,看见他们抬出个蒙白布的担架。春阳照在那只垂落的手腕上,裂成三段的玉镯正在渗血,新抽的柳条拂过她青紫的指尖,像是在替谁拭泪。

三日后赵府办了场冥婚。死去的小翠被许配给城南棺材铺死去的傻儿子,合棺时小花瞧见小翠被换上大红嫁衣,嘴角用胭脂画着诡异的笑。夜里小花摸到祠堂后院,月光下那株老梅开得正艳,树根处新土松软,混着几缕带血的头发。

小花攥着银镯跪在梅树下,忽然想起去年中元节,小翠偷了供果给小花,说死后定要化作厉鬼索命。此刻冷风穿堂而过,满树白梅簌簌作响,倒像是她在笑。

蝉鸣最盛那天,小翠被抬出赵府后门。小花从灶上偷了把生石灰,混着眼泪抹在溃烂的膝盖上。后花园的槐花忽然簌簌地落,盖住了角门外那卷破草席露出的一绺黑发。

周小花想逃……再不逃,她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小翠。

三更的梆子刚敲过两下,小花用生石灰烫烂了脚踝的铁链。月光在游廊的方砖上投下青白网格,她数着第七块活动的砖——那是小翠生前用咳出的血浸松的砖缝。后门铁锁挂着霜,指尖刚触到门闩,突然亮起的火把映出赵老爷扭曲的脸。

\"贱种也配走正门?\"鹿皮靴碾过她挂着铁链碎片的脚背,小花听见自己脚骨碎裂的脆响。六个家丁举着白灯笼围成圈,赵夫人裹着狐裘站在月洞门下,鎏金护甲拨弄着怀里手炉的铜丝罩。

祠堂的柏木梁垂下八条麻绳,小花被倒吊在祖宗画像前。画像里的老太爷握着玉如意,朱砂点的眼睛在烛火里泛着红光。\"跑?\"赵老爷抽出浸过盐水的牛筋鞭,\"你可是你爹欠了我二十两雪花银抵给我的。你跑了,我跟谁要钱去?\"第一鞭抽在旧伤绽裂的膝窝,小花看着自己的血珠飞溅到\"仁德传家\"的匾额上。

卯时鸡鸣穿透窗纸时,小花被扔进祠堂后的石槽。结冰的污水漫过溃烂的伤口,赵小姐提着鹦鹉金丝笼经过,忽然抓起把粗盐撒进槽里。\"可别学小翠那个短命鬼。\"她腕上的翡翠镯子叮当乱响,\"那日抬她出去时,肚子里钻出的蛐蛐足有半掌长呢。\"

当夜飘起鹅毛雪,柴房破窗漏进的风卷着槐树枯枝。小花蜷缩在霉烂的稻草堆里,忽然摸到墙角青砖上的刻痕——是五道深浅不的划痕,旁边歪歪扭扭刻着个\"逃\"字。她将额头贴在冰冷的刻痕上,恍惚看见三年前吊死在马棚的春杏姐,被大少爷强娶过门,出嫁那日她鬓角簪的槐花白得晃眼。

五更天巡夜家丁打盹的间隙,小花用牙齿撕开裙裾缠住血肉模糊的脚掌。东墙狗洞的积雪下埋着半截生锈的剪刀,小翠说这是当年春杏姐剪嫁衣用的。当她爬过结冰的阴沟时,忽然听见祠堂方向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接着是赵夫人撕心裂肺的尖叫。

天光大亮时,赵府正门挂起白灯笼。小花缩在城隍庙破败的神龛后,听见香客们窃窃私语:\"赵家大少爷今晨暴毙,说是被祠堂祖宗的牌位砸碎了天灵盖...\"她低头看掌心攥着的染血布条,上面歪斜的\"逃\"字浸透了冰碴,倒像是开在雪地里的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