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在付出折损大量士兵的惨痛代价后,郑军终于在热兰遮城的东面、西南面以及隔海相望的北面成功建起炮阵。随着一声令下,各炮阵的火炮齐声轰鸣,顿时,无数炮弹如雨点般朝着热兰遮城倾泻而去,一场激烈的攻城炮战就此拉开帷幕。
郑军从三面持续轰击热兰遮城,整整七日,那震耳欲聋的炮声从未间断。然而,令郑军将士们沮丧的是,他们的猛烈炮击能破坏的仅仅只是要塞那看似坚固的红砖外壳,却始终无法在城墙上轰出任何一个可供大军攻入的破口。
郑军在炮阵布置上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他们炮阵的位置过于明显,不知采用将炮身埋入堑壕加以保护的方法,而是直接将大炮架设在平地上,仅仅在大炮周围堆叠一些沙土来抵御敌方的弓箭和子弹。这样的阵地布置,对于热兰遮城上的荷兰守军来说,简直就是明显的活靶子。
荷兰守军凭借着城防大炮的优势,很容易就瞄准郑军的炮阵进行反击。一枚枚炮弹精准地朝着郑军炮阵落下,哪怕没有直接击中大炮,那剧烈的爆炸所产生的冲击力和飞溅的弹片,也足以对炮兵造成严重的死伤。在荷兰人的反击下,郑军炮兵不得不被迫停止炮击,或是匆忙移动炮阵位置以躲避攻击。
这使得郑军的炮击效果大打折扣,进攻节奏也被彻底打乱。郑军将领们看着战场上的局势,心急如焚。他们深知,若不能尽快解决炮阵防御和攻城破口的问题,这场攻城战将会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在郑军艰难攻坚热兰遮城的这段时间里,李军决定再次派出热气球,对热兰遮城展开打击,期望能打破这僵持不下的局面。随着一声声令下,李家军的热气球缓缓升空,巨大的气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泽,吊篮中的士兵们严阵以待,怀揣着燃烧弹,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热气球逐渐靠近热兰遮城时,原本平静的天空突然风云变幻,一场台风毫无征兆地突起。狂风呼啸而过,风力大得惊人,吹得热气球在空中剧烈摇晃。原本按照预定航线飞行的热气球,此刻完全失去了方向控制,在狂风中如同一叶扁舟,随波逐流。
吊篮中的士兵们死死抓住吊篮边缘,努力保持平衡,试图调整热气球的方向,让燃烧弹能准确投向目标。但在如此强大的风力下,他们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燃烧弹根本无法准确投中热兰遮城的要害部位。许多燃烧弹偏离了方向,落入了城中的空地或是海中,溅起高高的水花。
而热兰遮城作为一座坚固的石头城,即便有少数燃烧弹侥幸投中,也未能起到太大作用。石头城墙和建筑有效地阻挡了火势的蔓延,荷兰士兵们则像老鼠一样,纷纷躲藏在地洞里,躲避着这突如其来的攻击。
此次热气球的出击,由于台风的影响,效果远不如预期。李家军看着在空中艰难挣扎的热气球,无奈地叹了口气。他们深知,这场台风不仅打乱了他们的攻击计划,也让热兰遮城的荷兰守军得到了短暂的喘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