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军水师狂风暴雨般的炮击下,安南龟船陷入了绝境。明军那一艘艘高大坚固的海船,如同不可逾越的钢铁屏障,将海湾围得水泄不通,安南龟船哪怕是一只苍蝇也别想从这里逃走。
安南龟船被困在这狭小的海湾之中,犹如瓮中之鳖,遭受着明军无情的打击。眼见着同伴们一艘艘在炮火中沉沦,一些安南龟船自知毫无胜算,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掉,无奈之下,只得升起白旗,试图投降以换取一线生机。
然而,李长风站在旗舰之上,面色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绝,他高声下令:“拒绝敌人投降!”在他看来,安南此前的种种大逆行径不可饶恕,必须给予其狠狠的教训,以绝后患。
得到命令后,明军的攻击愈发猛烈。一门门大炮持续怒吼,炮弹如雨点般砸向那些升起白旗的安南龟船。一艘刚刚升起白旗的龟船,还未来得及做出更多反应,就被一枚炮弹直接命中船身中部,船身瞬间断为两截,迅速沉入海底,船上的士兵们连求救的声音都来不及发出,便被无尽的海水吞噬。
其他安南龟船见状,有的试图做最后的挣扎,向着明军战船冲来,妄图拼个鱼死网破。但这无疑是以卵击石,明军迅速调整炮击角度,密集的炮弹在这些龟船周围炸开,激起数丈高的水柱。龟船在这猛烈的炮火下,纷纷被炸得粉碎,残骸在海面上四处漂浮。
很快,海面上安南龟船的数量越来越少,绝大多数都已被击沉。而那些落水的安南水师士兵,在波涛中苦苦挣扎。明军战船缓缓靠近,士兵们手持火铳,对准这些安南士兵,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火铳声此起彼伏,一道道火舌喷吐而出,安南士兵们在水中不断中弹,鲜血染红了大片海面。他们发出阵阵惨叫,声音在海风与海浪的呼啸声中显得如此凄厉,却又如此无助。
随着最后一名安南水师士兵在火铳声中沉入海底,曾经不可一世的安南水师宣告彻底覆灭。海面上,漂浮着各种船只残骸、破碎的木板以及士兵们的尸体,一片狼藉。海湾里的海水仿佛也被这场惨烈的战斗所震撼,波涛依旧汹涌,却似乎带着一丝血腥的沉重。
在安南水师全军覆没之后,李长风望着那片还弥漫着血腥气的海面,眼神冰冷而坚毅。他旋即下达命令:“让明军将士割下敌人首级,全部用石灰腌渍,即刻派人送往越南王城!”特别是阮文雄的头颅,李长风特意吩咐,要精心处理后,放置在精美的楠木盒子里,作为“礼物”送给安南国王。
明军将士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依照命令,将安南士兵的首级一一割下,用石灰仔细腌渍,以确保在长途运送过程中不会腐坏。每一颗首级,都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海战的惨烈。而阮文雄,作为安南此次军事行动的重要将领,他的头颅被郑重其事地安置在楠木盒中,盒盖上还系着象征警告的红绸。
一支精悍的信使队伍即刻启程,带着这些特殊的“礼物”,快马加鞭地朝着安南王城奔去。一路上,马蹄扬起滚滚尘土,他们日夜兼程,不敢有丝毫懈怠。
与此同时,李长风以大明宁远伯的名义,修书一封,言辞犀利地严厉斥责藩属国安南的大逆不道行为。信中,他细数安南对大明的种种冒犯,从无端挑起海战,妄图攻击大明尊贵家眷,到对两国和平共处的条约视若无睹,字字句句,都如重锤般敲击着安南的过错。
在信的末尾,李长风更是掷地有声地扬言:“不日将提兵北上,对其给予征讨,让尔等为自己的狂妄行径付出惨痛代价!”这封信,同样被快马送往安南王城,与那些腌渍的首级一同,成为对安南国王的强烈威慑。
当信使队伍抵达安南王城时,守城士兵看到那一个个装满首级的箱子,以及楠木盒中阮文雄的头颅,无不面色惨白,惊恐万分。消息迅速传入王宫,安南国王听闻后,震惊得手中的茶杯都掉落地上,摔得粉碎。
他颤抖着双手展开李长风的书信,越看脸色越阴沉。读完信后,他瘫坐在王座上,心中满是恐惧。
此刻,正处于分裂时期,阮家、郑家都不听朝廷的。而他的这个国王,除了大明国,安南国内几大势力都不承认。
安南国内,一时间人心惶惶,大臣们纷纷聚集在王宫商议对策。有的主张立刻向大明请罪求和,以避免遭受大规模的征讨;而有的则心存侥幸,认为李长风不过是虚张声势,妄图劝国王趁机联合几大势力整军备战,与大明对抗到底。
不管怎样,一封严厉的斥责诏书发往了远在顺化的阮氏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