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横财天降(2 / 2)

明风再起 浮世蒹葭 1344 字 13天前

与此同时,三百名葡萄牙战俘正被驱赶向最深的矿井。这些曾自诩\"海洋贵族\"的家伙,此刻赤身裸体在潮湿的巷道中爬行,用椰壳舀取渗入岩石缝隙的铁矿石。李长风冷笑着瞥了一眼澳门来的信使:\"三十万两白银?哼,等本官把这座矿山挖空,你们连赎金都凑不齐!\"

黎族长老阿占,在此次事件中对李长风的帮助甚大。作为回报,李长风慷慨地划出一小片矿区供阿占进行开采。黎族举族得知这个消息后,振奋不已。阿占带领着黎族众人,身着盛装,来到李长风面前,千恩万谢这位汉人大老爷。从此,黎族与李长风的势力结成了更为紧密的同盟。

矿区一角,黎族长老阿占正指挥族人用青铜凿子开凿矿壁。他腰间别着李长风特赐的倭刀,这是李家军仿制武士刀的最新成果。阿占的祖先曾在三百年前守护这片土地,那时矿洞里流淌的是黎族先民的鲜血,如今他们终于能跟着汉人兄弟再次开采\"亚洲第一富铁矿\"。矿工们发现,这些黎族汉子开采的矿石,铁含量高的惊人。

说起石碌铁矿,那可是一处得天独厚的宝藏之地。它位于海南岛西部昌江县石碌镇境内,矿区总面积达60平方公里。这里的铁矿藏量极为丰富,矿石品位高,以赤铁矿和磁铁矿为主,铁含量平均可达50%以上,部分富矿含铁量甚至高达65%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富铁矿。石碌铁矿的矿石质地优良,具有低磷、低硫等特点,冶炼性能极佳,一直以来都是各方争抢的重要资源。其开采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已被发现并小规模开采。

石碌铁矿累计探明总储量约为4.66亿吨,储量约占全国富铁矿储量的71%,品位居全国第一,号称亚洲第一富铁矿。此外,矿区还富含钴、铜、镍、硫、银、金等多种矿产资源。

如今,李长风掌控此地,无疑为他的势力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大的助推剂,也让这片土地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迎来了新的命运转折。

在儋州卫这片土地上,李长风雷厉风行地展开一系列举措。他深知船只对于势力发展的重要性,于是立刻着手建立船坞。船坞内,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受损的船只被缓缓拖入,接受着精心的修理与维护。每一块破损的木板都被仔细更换,每一条断裂的绳索都被重新接上,那些在海战中伤痕累累的船只,在工匠们的巧手下,逐渐恢复了往日的雄姿。

与此同时,李长风也没有忘记犒赏那些在战斗中表现英勇的有功人员。他大手一挥,发放了一笔丰厚的奖金。将士们看着手中沉甸甸的赏金,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这笔奖金,不仅是对他们战功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让他们更加坚定地追随李长风。

修缮棱堡的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士兵们与工匠们齐心协力,搬来巨石,重新加固城墙,修复那些在战火中受损的防御设施。经过一番努力,棱堡再次变得坚固如初,宛如一座不可逾越的堡垒,守护着儋州卫。

一切安排妥当后,李长风将儋州卫的重任交给了李长林两口子。他拍着李长林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长林,此地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守好,这是我们发展的重要根基。”李长林目光坚定,点头应道:“大哥放心,我定不辱使命!”

随后,李长风率领主力部队踏上了返回三亚湾的征程。一路上,队伍整齐有序,士气高昂。当他们抵达三亚湾时,眼前的景象让众人心中倍感安心。这里有着完备的海岸防御工事,高大坚固的炮台林立,沙袋堆积如山,宛如一道坚实的屏障,能有效防备敌人的进攻。

回到三亚湾后,李长风望着这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心中思索着下一步的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