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崔浩的话后,项开淡淡的说道:“我大楚确实还有一定的兵力可以调动,但朕还是想听听你的意见,而且朕也很好奇,你是怎么知道朕手上还有一大部分兵力可以调动?”
对于项开的疑问,崔浩却是微微笑道:“陛下,草民从邾国而来,第一步便是投靠楚国的南平道,也细心观察过南平道的情况,南平道目前虽然面对四个小国家稍微有些力不从心,但草民也看得出来,这四个小国家并不是一条心。
徐大人和王将军目前的方针绝对是最正确的,可以最大限度压榨那四个小国家,因此南平道目前也进入了和平的时候,如果草民猜测的不错,南平道这里最少可以抽调一万兵马出来。”崔浩十分自信的说道。
听到崔浩的话后,众文武大臣全部看向了崔浩,无论是文臣这里地位最尊崇 的沮授,还是武将那列能力最强的王韶、堵胤锡、高达等人都齐刷刷的将视线放在了崔浩身上。
实际上在之前,项开已经开始琢磨让项羽继续前进,当时楚国兵力捉襟见肘,但经过分析和后面的求证,南平道这里可以挤出一万五千到两万左右的兵力增援项羽。
虽然徐庶对崔浩的才能很肯定,但毕竟不知晓此人底细,所以不可能将南平道有多少兵力告诉崔浩,更不可能将南平道的具体情况告知崔浩
也就是说在南平道的这些时间里,崔浩完全是凭借着自己的眼光和展露出的蛛丝马迹推断出南平道应该还有可以用于援助各方的兵马,毕竟说起来,楚国这么多地方,貌似也就南平道在击退四个小国联军后,迎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
如此之话说出口,自然引得周遭文武大臣侧目。
而项开的嘴角泛起一丝弧度,这崔浩果然不愧是当世奇才,他在南平道满打满算也就呆了七八天时间,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居然将目前南平道的情况分析得八九不离十。
“崔先生果然是大才,那朕也就跟你透个底,南平道目前能够挤出一万五千兵马,让你统领这一万五千兵马,你可否有把握将南陈南边的部分区域打下来?”
项开这一番话犹如巨石激起千层浪,崔浩此人毫无资历,甚至不知底细,仅仅是说出南平道的情况后便要领兵出征,这可让诸多文武大臣心里有了些异样的想法。
不过崔浩可不是蠢货,他怎么可能会接受,更何况他对自己也有清晰的认知,你让他去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崔浩有十足的信心,但让崔浩统领一军,负责兵力调配,战斗部署,这他可是万万做不到的。
所以崔浩对着项开深深一礼道:“启禀陛下,草民万万不敢担此职责,若陛下让草民随军出谋划策,只要领军将军愿意听从,草民自然会将事情做的很漂亮,但主帅一职还请陛下另外指派。”
崔浩这话还真有些嚣张,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就好像是只要领军的主帅听自己的话,就一定可以打胜仗一般。
不过碍于项开在这里,再加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项开对崔浩的恩宠有加,所以一些暴脾气的武将或者喜欢阴阳怪气的文臣倒是没有出面。
而对于崔浩的回答,项开也是十分满意,毕竟他拥有系统,有数据可以作为参考,崔浩的智力高达97,在整个九州都绝对算得上第一档次的了。
但相应的,他的统率居然只有57,甚至连不入流的水准都没到,而在历史上,崔浩为主帅,领兵出征的记载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