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十轮大卡和拖拉机生产线(1 / 2)

几天后,张广松、白宏盛联袂提出了一个庞大的计划。

“学习白鹰的成熟经验,推广大型农场,施行全机械化种植?”张弛一目十行,大略看了下这份计划书的前几页,抬头道,“你们这个计划野心很大嘛。”

白宏盛看到张弛反应不错,立刻侃侃而谈:

“之前我们考虑打包引进通用汽车公司的十轮大卡车生产线,也就是ccKw-352(短轴距款)和ccKw-353(长轴距款),落地后在仰光成立南华第一汽车公司,生产我们自己的载重卡车。”

张弛嗯了一声,ccKw-353作为目前最经典的全轮驱动、双后桥载重卡车,标载2.5吨,实际上经常超载到5吨。已经随着白鹰的大力生产,充斥在全世界的盟军中。

光是大毛就接收了数万辆的援助,不少bm-13-16‘喀秋莎’火箭炮发射系统也被装在了ccKw-353上,安民军也已经通过租借法案接收了2万多辆ccKw-353,积累了大量的维护经验,自行生产也是应有之义。

尤其是通过之前的摩托车厂、自行车厂,南华集团已经积累了一批成熟的产业工人和机械工程师,卡车生产线的落地已经有了客观条件。

“经过那晚关于马尔萨斯陷阱的讨论后,我认为应该借着引进十轮大卡车生产线的机会,同样从通用汽车公司引进生产拖拉机的产线,帮助百姓逐步迈入机械化种植阶段。”

张广松也适时补充道:“这对移民的大力安置也有帮助,听了您的话,我们都认为未来一定是大规模机械化耕种的时代,大量的平原雨林只要开垦出来,再辅以拖拉机和化肥,将能轻易养活大量移民。”

“之前我们还要为每户移民想法配置水牛或驴骡,比起花钱购买繁育牲畜,可以批量生产的拖拉机或许更加廉价,尤其是我们的石油产量不少。比去需要用精料喂养、还比较娇贵可能生病的牲畜,几户家庭合作使用一台拖拉机反而能降低成本...”

“这计划大致没问题,白鹰的企业对于在我们这投资建设的热情也很高。”张弛先是肯定了这个计划,“但是这个计划还不够完善。”

“拖拉机和卡车,不是生产出来就可以不管了。各地、各乡村要有配套的农机站负责维护他们吧?

军队里有专门的后勤部队负责给车辆加油,民众买了卡车和拖拉机之后怎么办?各个地方要有足够加油站给他们提供油料吧?

生产出来,还得能卖出去吧?目前只有城市里的企业和商人比较富裕,可能会购买卡车和拖拉机作为生产工具。乡村里的民众未必有这个经济条件吧?

是到时候组织农村各户各家庭合资购买,轮流使用,还是提供贷款?林林总总的配套,最好也能拿出个章程来。”

张广松和白宏盛互相看了一眼,立刻表态:“是我们考虑不周,这就回去继续完善。”

张弛微笑着摆摆手:“这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嘛,正常,先给工厂选址,然后和通用汽车公司谈着,后续的慢慢来。

但是,我得说,你们肩上的担子很重。为了未来,这个拖拉机厂和卡车厂的第一枪,一定要打响!”

-----

“扑街啦,这太阳晒死个人啊。”

仰光第三自行车厂工人崔大器暗骂一声,抓起脖子上挂着的毛巾,擦了擦头上的汗水。

仰光城位于北纬16°,已经相当靠近赤道,太阳直射的威力自然是不小的,即便是崔大器这个广省移民,也觉得分外闷热,甚至有些中暑的感觉。

作为南华系企业,这自行车厂内自然是有后勤站,里边专门准备来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物,防止工人们在闷热的厂房里出事。

除此之外,厂里每天还定时供应凉茶和盐汽水,供工人们补充水分。